老人送锦旗称扬子晚报“心中有百姓”,“鹅绒服被换袖子”的顾客获赔1500元
更新于:2025-03-24 11:44:37

扬子晚报网3月20日讯(记者 范晓林 薄云峰)20日下午,江苏常熟市民包女士将一面红底烫金字的锦旗快递给扬子晚报“3·15”维权直通车栏目和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添翼,上面写着“铁肩担道义,心中有百姓”。

这背后有啥故事呢?原来,28岁的张添翼在扬子晚报苏州站当记者快5年了。今年“3·15”前夕,他接到一个投诉:72岁的常熟市民包女士花费19300元买了一台高电位治疗仪,本意是为了缓解高血压症状。谁知用了头疼症状日益严重,高血压也未见好转。包女士老伴老陈(化名)今年73岁,看到包女士花了钱遭了罪,不由得忧心忡忡。

老陈订了十多年的扬子晚报,一直关注民生和财经报道。“3·15”前夕,他拨通扬子晚报《315维权直通车》专栏的热线电话96096反映了此事。

得到投诉线索后,张添翼立即与老陈联系。为取得第一手资料,张添翼以老陈孙子的身份,和老陈一同到来到常熟湘江西路上“世纪同乐”治疗仪体验店实地探访。他在体验过程中,悉心与店员攀谈,搜集到大量核心信息,发现店员都是“套路大师”,表面上客气交谈,不经意间故弄玄虚整出一大堆医学和保健术语,诱导老人们将省吃俭用的存款,买了所谓的“高科技产品”。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了此事后,上了微博热搜,影响力很大,被人民网江苏频道等32家视频号、公众号等媒体转载。见报当天,商家全额退款。

养老钱重回自己的钱包,老陈和包女士都非常激动。20日傍晚,老陈又是送锦旗又是打电话感谢扬子晚报《315维权直通车》专栏为他高效维权。

获得锦旗后,张添翼表示,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是每名新闻工作者的基本情怀。通过媒体力量,让更多老百姓听到生活中的好声音,是他最开心的事情。

无独有偶。《送洗鹅绒服竟被换了两个袖子,咋办?》也是极具代表性的维权案例。南京市民徐女士今年初在洗鹊大师青岛路店干洗新买的鹅绒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洗衣店擅自更换了袖子。

接到投诉的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通过前期详细地调查,并与涉事双方来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现场协调处理,并进行了如实报道,引起众多紫牛新闻粉丝留言关注。稿件在扬子晚报以及“两微一端”刊发后引起,总阅读数超过50万。经由建邺区市场监管部门出面协调,最终洗衣店找专业店里重做了无色差的羽绒服并赔偿1500元,此事得到满意解决。在本周五报社举办的共筑消费满意联盟暨紫牛号颁奖活动上,投诉人徐女士主动发来了感谢视频,她说:“扬子晚报紫牛新闻《315维权直通车》栏目和记者团队,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起到积极的作用。百姓生活无小事,感谢你们为消费者做出的努力。

据统计,截至3月20日,扬子晚报“3·15”维权直通车专栏稿件在3周内发稿15篇,涉及江苏多地,维权内容都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中涉及消费卡、养生理疗、购物纠纷、住宿酒店被砸伤等方方面面。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