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天团”回归,“点赞”好生态
更新于:2025-03-24 11:47:47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

清晨的汉石桥湿地

薄雾未散

芦苇荡中已响起“啾啾”鸟鸣

随着气温回升

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迎来

“顶流天团”——北归候鸟

数十种候鸟翩然回归

在这片被誉为“京东大芦荡”的湿地

上演了一场欢快的春日大秀

“天团”阵容曝光

8时,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手持望远镜,沿常规线路开展巡鸟活动,会有哪些候鸟出现呢?

白骨顶:全身乌黑、额头雪白,既能优雅凫水,又能短距离“水上漂”飞行,堪称“全能选手”。

苍鹭:身姿挺拔,宛如身着灰色长袍的绅士,细长的脖颈弯曲成优雅的“S”形,静立水边数小时如“老僧入定”般专注,却能在捕食瞬间化身“闪电刺客”。

罗纹鸭:头顶至后颈呈栗色,颈侧铜绿色羽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被称为“湿地珠宝设计师”。

斑嘴鸭:标志性的黄色尖嘴成为辨识度最高的“时尚名片”,时而潜水捕鱼,时而与同伴追逐嬉闹。

大天鹅:体色雪白、体态高贵而优雅,是它们的“身份证”,时常舒展羽翼优雅凫水。

据保护区监测,今年首批抵达的候鸟种类已超20种,高峰期将于清明前后到来,预计将达100余种,白琵鹭、大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将陆续抵达。

生态“流量密码”

候鸟为何偏爱汉石桥湿地?答案藏在湿地的每一处细节里。

保护区工作人员实时监测鸟类的种类和数量变化。

汉石桥湿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物种,为鸟类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在保护区内组织实施了生态环境监测、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提升等项目,并建立了汉石桥湿地“水、土、气”一体的环境监测体系和“观测、环志、卫星追踪”一体的鸟类监测体系。

保护区正在进行生态补水。

“鸟类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它们的回归印证了湿地生态系统的不断提升。”保护区管理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勇表示,保护区通过种植低矮灌木,丰富鸟类的生活空间,增加食源植物,并通过生态补水,保证水源,提升水质。未来还将实施食物源扩充计划,吸引更多候鸟在这里栖息。

截至2024年底,保护区鸟类名录已增至246种,较2021年新增2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1种,二级保护鸟类38种。

再度摘银 全红婵回应
再度摘银 全红婵回应
2025-04-13 14: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