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外语将擦出什么火花?粤港澳学者共论外语学科发展新路径
更新于:2025-03-24 11:49:15

为深入探索人工智能时代下外语学科的全新发展路径,进一步强化粤港澳高校在该领域的交流与合作,3月21日,“粤港澳合作论坛:AI 时代外语学科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白云校区召开。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粤港澳地区的众多专家学者、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围绕AI与外语学科的深度融合发展展开了一场精彩纷呈、深入透彻的学术研讨。

在开幕式上,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校长戴青云介绍了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规划,回顾了外国语学院从创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以及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她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深化“技术+师范”的办学特色,全力打造“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生态体系,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

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张洪明、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院长金檀、深圳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李树英、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韩金龙、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德凤、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副教授刘康龙、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助理院长李丽青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AI时代的挑战与机遇——语言教育的未来”“国际中文教育硕士学位点建设路径与发展探索”“教师的四种角色和教育的五重境界:大学外语教学的改进与创新”“新文科、大外语:外语教育的变革之路”“翻译教育研究:选题、方法和发表”“跨学科视野下的人工智能与人文科学:前沿与方法”“同声传译:人类认知发展的窗口”等主题作了报告。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粤港澳高校在人工智能与外语教育融合领域搭建了一个高层次、宽领域、多维度的重要合作平台,也为推动区域外语学科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专家学者们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粤港澳高校应进一步加强协同创新,整合资源,共同探索外语学科发展的新路径,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记者 孙唯 通讯员 欧阳含笑

图|学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