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览国画百年学脉,中国美院中国画学院作品展登陆艺博院
更新于:2025-03-24 11:49:30

3月21日,“光华旦旦——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作品展(广州站)”在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启幕。本次展览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国美术学院、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主办。

展览汇聚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老中青三代师生的200余件精品力作,系统展现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的百年文脉,呈现了传统艺术在当代的创造性转化。首站展览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展出时便获得广泛关注。

作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发源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自1928年建校伊始便肩负着民族艺术传承的使命。潘天寿先生开创的“高峰意识”教学体系,将传统的师徒制革新为现代学院教育;黄宾虹先生以“国画之民学”熔铸古今,重构了山水画的现代范式;李震坚、方增先等浙派人物画大家则贯通晋唐遗韵与时代精神,开辟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主义新境。

20世纪50年代末,潘天寿先生提出人物、山水、花鸟分科教学的思想,拟定了临摹加写生的课程结构,奠定了师古人、师造化、进而师心独造的教学体系,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奠定了浑厚的基础。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许江指出,分科教学意涵深远,人、山、花是三脉,临、写、创是三段,师古人、师造化、师心是三师,这是分科教学的表里,也是国美中国画教学的结构性圭臬。

展览将持续至4月11日。

南方+记者 杨逸

通讯员 阮超怡

【作者】 杨逸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