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本质上是一场零和博弈。
这场博弈没有共赢的局面,只有一方胜出,一方落败。在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中,强者总是吞噬弱者,大鱼吃小鱼是常态。
假设你与某位同事交往,他为了测试你的底线,故意在你的边界上挑衅。如果你选择退缩,不作出任何反应,那么这位同事就会变本加厉,进一步侵犯你的底线。
此时,你可能会疑惑:我明明已经让步了,为何他还步步紧逼?
正是因为你的退让让他看清了你的性格——软弱且易受欺负,所以他会更加肆无忌惮地对你进行欺凌。人虽无心伤害猛虎,但老虎自有伤人的本性。
面对小人的欺凌,切勿一味忍让,聪明的做法是采取反击措施。
一、先礼后兵。
与小人相处时,可分为两个阶段。
最初阶段,在对方未对你产生敌意时,应展示友善态度,给予对方应有的尊重,以此表明我们的友好立场。
然而,一旦小人开始对你进行欺压,就必须采取“后兵”策略。无论双方关系如何,必要时应果断回击。
当小人意识到你既占理又敢于直面对抗时,他们通常会选择避开你,对你保持敬畏。
所有的“先礼”,都需有“后兵”作为保障。缺乏“后兵”,“先礼”便成了懦弱的表现。
常言道,既要怀有慈悲心肠,也需具备坚定手段。慈悲之所以宝贵,是因为有坚定的行动作支撑。强大的善良才是真善美,而无力的善良只会被视为软弱。
二、勇于亮剑。
在这个社会中,许多看似威风凛凛的人实际上不过是虚张声势的纸老虎。
观察那些稍有地位或财富的人,他们四处受到追捧,表面风光无限。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的不可一世。
通常,越是拥有一定资产和势力的人越怕冒险。毕竟,谁不想安享太平日子呢?谁会愿意无谓地冒险拼命?
可以确信的是,这些外表光鲜、貌似有能力的人往往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他们表面的强势只是为了掩饰内心的脆弱。
若被这些人欺负,如果只是一味退让,是无法改变局面的。只有展现出“光脚不怕穿鞋”的勇气,准备背水一战,对方才会立即示弱。
正如《唐雎不辱使命》中所记载的那样,秦王企图吞并安陵君的国土时,唐雎站出来以“士之怒也”相威胁,迫使秦王不得不道歉。
这就是博弈的艺术所在。当你表现出不惜一切的决心时,对方往往会感到畏惧。
三、保持神秘感。
一个现实的问题出现了:为什么小人偏偏喜欢欺负那些老实人呢?
因为老实人往往过于坦诚,把自己的秘密和弱点暴露无遗,从而让人抓住了把柄,失去了必要的神秘感。
人类天生会对神秘未知的事物保持敬畏,而对那些一目了然的事物则容易轻视。
例如,白天走在山路上,人们不会感到恐惧,因为一切都清晰可见;而在夜晚行走,由于视线受限,人们便会心生畏惧。
与人交往亦是同理。如果别人与你交往就像白日行走山路一样轻松自如,那么他们怎会尊重你?相反,如果与你交往如同夜行山路般充满未知,他们不但会尊重你,还会对你客气有加,将你视作不可轻易冒犯的对象。
因此,提高自己的深沉程度,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才能更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四、敲山震虎,杀鸡儆猴。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直接面对冲突;而在其他时候,则不必如此。
楚汉争霸时期,众多诸侯和小割据势力并存。刘邦采取了“边打边拉拢”的策略来统一天下。
一方面,派遣韩信北伐,击败不服从的力量;另一方面,吸引那些害怕并希望归顺的人。这样就实现了刘邦所说的“得道者多助”。
没有韩信的军事打击,就不会有后来的人心所向。敲打与拉拢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敲打来制造恐惧,进而实现更有效的拉拢。
如果你没能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别人自然不会服从你,甚至可能欺负你。但是如果你展示了自己的力量,并且针对某个人采取行动作为示范,其他人见状就会感到恐惧。
当他们感到恐惧的那一刻起,就如同《孙子兵法》所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无需与所有小人为敌。只需适当地进行敲山震虎、杀鸡儆猴的举动,别人自然会给予你面子并尊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