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实际上正确的锻炼和运动可以让人们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也能提高身体的素质,远离疾病的束缚。但是生活中也常有一部分的人群在运动锻炼时采取错误的方式,则会对身体会造成一定伤害,同时也会诱发一些疾病。
伤身的锻炼方式有哪些
1、空腹锻炼。空腹锻炼对老年人群较为危险,由于一晚上的睡眠人们的肚子空空的,如果在进行锻炼前不进食一些食物,容易导致热量的缺乏,再加上体力的自然消耗,则会导致大脑的供血不足,让人感到不适的症状发生。较为常见的症状是出现头晕、心慌、腿无力等。如果是一些心脏有问题的人群则会突然摔倒,严重时甚至发生猝死的可能。
2、长时间暴走。生活中部分人群觉得跑步相对辛苦也较为疲劳,所以会选择通过长时间暴走的方式来锻炼身体。在暴走的过程中,人们的腿部的关节、骨骼和肌肉会高速的运转,人们长时间地暴走容易造成关节的过度磨损,继而导致关节炎的症状发生,使得骨骼功能发生退化,对身体造成一定影响。
3、锻炼过于频繁。人们锻炼和运动需要适度进行,不是高强度、高负荷的锻炼和运动才能让身体变得强壮,相反会导致身体部分组织出现损伤。人们过度的锻炼和运动不仅会导致肌肉、韧带和骨骼容易损伤,还会造成血液中皮质醇含量和血糖水平不断地增加。长期锻炼过于频繁,会导致机体出现不良反应。
中医教你如何正确锻炼身体
中医认为:人们在锻炼和运动前需要做好热身,运动后需要拉伸。人们锻炼常会忽视热身和拉伸,进而容易出现运动时抽筋和受伤的情况。而热身和拉伸可以帮助人们增强运动的效果,减少运动造成的损伤。此外,人们在锻炼后可以适当地补充一些功能性饮料或者淡盐水。因为在锻炼时出汗会带走体内的水分和盐分,所以在补充水分时可以加适量的盐,避免机体出现内环境紊乱的情况发生。
总而言之,人们在锻炼的时候需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度锻炼导致身体过于疲劳,进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医认为,人们每天锻炼的时间在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可以进行打太极、做八段锦、做太极柔力球等锻炼方式,从而促进机体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