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长久秘诀:智慧妈妈对女儿的忠告,爱情并非全部
更新于:2025-03-24 12:00:15
曾经听一位智慧的母亲在女儿婚期前给出这样的忠告:维系婚姻的,绝非爱情。

当我初次听到这个观点时,内心并未完全认同,我始终认为,爱情是两个在一起的基础与关键。如果没有了爱,那彼此相守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随着岁月流转,目睹周遭亲友纷纷步入婚姻殿堂,并亲身经历了亲密关系中的起起落落后,我开始理解那句话的含义。

事实上,维系婚姻的关键并非爱情。

就在不久前,一个好友向我分享了她对这一话题的理解:如果时光能倒流至五年前,我会坚信,要维持婚姻的忠诚,必须要深爱对方。只有爱,才能抵御岁月的平淡。但现在,我意识到自己当时多么天真。

我问:发生了什么事?

她回答:有一个男生,看似责任心十足,对孩子关爱有加,对妻子更是体贴备至。我也认识他的妻子,甚至保持着联络。仅仅两个月前,他的妻子还在朋友圈晒出全家福,字里行间满是感动,从校园到婚礼,相伴十二载,感谢他为家庭所付出的努力和对她始终如一的深情。如果我未曾得知他上次聚餐时带来的却是另一名女子,恐怕还会为他们的爱情所动容。

听完之后,我明白了一切。

其实,类似的情景在这两年里并不鲜见,因此并未让我过于惊讶。

她继续说:爱这个概念实在飘渺不定,缺乏约束力,它并非万能。现在我更愿意相信利益的平衡,与其依赖对方的爱来维护契约,不如让对方明白我有离开他的能力。一旦违背了婚姻的承诺,比如背叛,他将失去现有的一切。

这位好友结婚已四年,与丈夫相识于大学毕业之际,至今将近八年。

这八年的时间让她从一名深信爱情的女孩转变为更加理性的女性。

特别是婚后育有孩子,她几乎未曾再提起“爱情”二字。

育儿期间,她与丈夫的矛盾频频,见证了他自私的一面,逐渐醒悟,不再像以往那样坚信他们之间的爱情坚不可摧。

孩子的诞生即带来了种种婚姻问题。

未有孩子之前,她未曾有过如此深切的体会,婚后生活似乎与恋爱无异,两人依旧和谐共处,偶尔还能享受一下浪漫。

她的丈夫会在特殊日子送她礼物和鲜花,让她感慨:美好的爱情即便步入婚姻亦不应有丝毫改变。

直到孩子出生后,她才意识到原来自己高估了爱情,也高估了自己在他心中的地位。

他们会因谁该照看孩子而争执,也会因为孩子带来的琐事产生矛盾。

当她在家照顾孩子、暂未工作时,丈夫不愿将工资上交,时不时还会冷嘲热讽,诸如:若非我在,这家难以维持。

他们会因孩子生病而争吵不休,每次去医院的都是她。尽管她希望丈夫同行,他却认为她小题大做,主张在附近诊所治疗即可。她则担忧小诊所用药过猛,坚持前往医院。对此,双方必起争执。

最终,她独自带着孩子赶往医院,忙碌奔波,花费较多时,丈夫不仅未给予支持,反而怪罪她不挣钱不知辛苦,抱怨花费过高等等,婆婆亦责她未妥善照料孩子。

总之,彼此之间充满了误解。

丈夫抱怨自己辛苦挣钱却得不到理解,指责她不再体贴入微;她则认为他已改变,昔日并非如此。

婚姻的真实面貌便是如此,面对日常琐事时,“爱情”两字显得异常苍白无力。

无论多少甜言蜜语,不如在日常生活中共同照顾孩子、分担家务来得实际。

随着孩子进入幼儿园,她重新投入工作并开始赚钱后,婚姻的考验逐渐减少,两人的关系也开始回暖。

能够赚钱后,她在婚姻中的话语权也逐渐恢复。

经历过婚姻的种种变故后,她的心境早已不同于从前,现在认为两人能够继续在一起,无非是出于责任和现实利益的考量。目前对他们而言,离婚并非最佳选择,尽管日子尚可维系,对方亦无原则性错误,她也未曾考虑分开。

然而对于爱情的依赖和重视,如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她不再是那个总把爱挂在嘴边的年轻女孩。

不难发现,那些试图用爱情来维系婚姻的人,最终都感到失望。

真正支撑婚姻的,实际上是责任、品性、原则、三观以及利益平衡,还有对自身要求的不断提升。婚姻之路漫长且崎岖,能够持续走下去的伴侣,往往是那些有良知且不忘初心的人。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