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消费需求 洞察消费痛点 部分商品及服务领域洞察报告发布
更新于:2025-03-24 16:11:27

近日,“3·15在行动”2025网络3·15公益活动消费洞察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办。根据相关工作安排,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消费者》杂志社针对消费者关注度高、技术更迭迅速、容易出现消费纠纷的直播电商、营养健康、文旅、厨电、部分银行网上商城等领域开展了消费调查活动,并结合近年来的消费投诉咨询、消费舆情信息,形成了各相关领域的消费洞察报告。

直播电商繁荣背后问题凸显

《直播电商消费洞察报告》指出,当前直播带货领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消费者权益与市场秩序。一是夸大宣传、货不对板现象突出;二是虚假评价、诱导消费手段层出不穷;三是知名主播频“翻车”“质次价不低”成为普遍问题。分析认为,上述直播电商消费领域问题的根源在于相关法律细则与平台自治规则待完善、供应链质量管控不严、技术滥用催生欺诈等。

对此,报告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完善相关法律细则,构建“全监管”体系;重塑供应链质量生态,建立“白名单”制度;规范新技术的应用,落实风险提示机制;开展消费科普教育,强化消费风险提示;创新舆情治理机制,有效应对舆情风险,推动行业自律与社会共治;鼓励行业协会制定主播行为准则,建立健全主播管理制度,对违规主播实施“熔断机制”;对诚信商家给予认证标识,培育第三方消费监督组织,建立“消费者评审团”制度。

营养健康消费机遇与挑战并存

《营养健康消费洞察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调查参与者有购买营养健康产品的经历。购买品类上,蛋白质类、维生素与矿物质类以及心血管保健类产品备受青睐,美容养颜、肠胃调理等细分领域营养健康产品也有一定市场,消费需求呈多元化。购买渠道方面,电商平台为首选,占比42.72%,其次是传统线下渠道,占比40.06%,社交电商和直播带货等新兴渠道合计占比超30%。

报告指出,营养健康经营者夸大宣传、宣称信息与实物不符,明示或暗示普通产品(食品)功能化、疗效化,误导消费者,成为投诉和舆情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新零售模式“隐形业态”的私域直播,因规则缺失、监管缺位,正成为新的消费风险高发区。对此,报告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制,针对新兴品类及时出台规制措施,填补监管空白;加强监管侧的跨平台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文旅消费平台服务质量亟待提升

《文旅消费洞察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消费者对我国文旅消费总体满意度较高,超六成调查参与者对最近一次文旅消费的整体满意度较好。但文旅消费槽点也较多,超过3/4调查参与者认为文旅消费市场存在宰客、乱收费现象;约六成调查参与者表示遇到过旅游服务提供商单方面解约、强制消费的情况;半数以上调查参与者遇到过在线上预订的酒店位置、设施、房型等与实际不符的情况;超七成调查参与者遇到过文旅消费服务质量差的问题;近四成调查参与者遇到过文旅消费场所的基础设施体验不佳的情况;有一成调查参与者认为合同条款不清晰,担心权益受损;约五成调查参与者反馈文旅消费过程中遇到客服效率低下和扣费错误等问题。

基于当前文旅消费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报告认为相关方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景区应不断优化管理机制,提升服务水平;二是平台方应提升服务质量,畅通投诉渠道;三是呼吁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时要理性。旅游过程中,如果遇到经营者单方面变更约定事项、预订产品货不对板等问题时,要保存好与平台、商家的聊天记录、订单截图、产品页面截图等所有相关证据,以做到维权有据。

功能集成、智能厨电引领新趋势

《厨电消费洞察报告》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八成的调查参与者认为可以通过提升厨电质量,杜绝安全隐患,占比82.35%。超过六成的调查参与者愿意选购厨电的原因为“健康饮食”。健康追求体现在高质量的健康饮食方面,也体现在追求高品质家电带来的健康下厨环境,拒绝油烟污染,追求厨房设计合理、功能更集成更强大的厨房设备等方面。

报告指出,厨电产品在满足消费者需求方面仍存在较大偏差,问题主要集中在厨电质量良莠不齐、厨电产品功能相对单一以及国补消费市场活跃,部分商家营销行为有待规范。此外,消费者使用痛点还集中表现在吸油烟机性能不过关、厨房内油烟弥漫,厨电智能化程度不高、功能不够实用、操作不便捷、噪声大、做饭效率低等方面。对此,报告建议消费者根据厨房实际情况,积极尝试新功能、低能耗产品,充分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体验,例如选择集成烹饪中心、全屋净水、家电智能物联等产品品类。

商业银行及商城经营者须有效提升服务质量

《部分银行网上商城消费洞察报告》调查结果显示,银行网上商城消费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信息推送过于频繁,造成消费者信息过载。二是超过四成的消费者认为商品价格虚高或兑换积分过高。三是有37.31%的消费者曾经遇到过货不对板情况,近1/5的消费者收到过“三无”产品。四是半数以上的消费者遭遇过银行在未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擅自将积分全部或部分清零等。五是广告宣传审查缺位,乱象频现。

针对消费体察和调查发现的问题,报告建议:有关商业银行及商城经营者应以消费者利益为先,有效提升服务质量,要适应市场发展要求,构建完善内控监管体系,积极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关商业银行和银行商城经营者应发挥自身专业信息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消费知识科普宣传工作,提升消费者在银行商城等领域的消费知识,明确金融产品积分兑换规则,主动推送识诈防骗知识,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并通过正规途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