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车时代,续航焦虑和充电时长,一直是阻碍电动汽车普及的两座大山。不过,一项被称为解决电动汽车现有痛点的关键技术——全固态电池,或许能打破这一僵局。最近,全固态电池量产上车的时间逐渐清晰,包括比亚迪、长安汽车等在内的车企相继公布了其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表,预计2027年装车,2030年实现量产化应用。那么,全固态电池真能终结续航焦虑吗?
简单来说,全固态电池就是使用固态电解质(如陶瓷、硫化物等材料)替换传统液态电解液。与液态电池相比,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更高,储存的电量更多,因此电车的续航里程可以轻松超过1000公里。而且,由于固态电解质导电效率更高,充电速度理论上比现在快4-6倍,未来可能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1200公里”,甚至与加油时间相当。同时,固态电解质不可燃、无泄漏风险,其卓越的热稳定性远超液态电解液,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动车因电池热失控而引发的自燃问题。
然而,全固态电池虽好,但目前仍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成本壁垒也尚未突破。比如,全固态电池在技术上最难的就是“固-固界面”问题。固态电池的电极与电解质之间是刚性接触,难以像液态电解质那样充分浸润。全固态电池的成本问题也不容忽视,目前硫化物电解质成本是液态电池的十倍。因此,即使2027年全固态电池实现小规模量产,也注定是少数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
对于消费者而言,当下或许不必执着于“等固态电池上市再买车”的焦虑。技术的演进永远存在代际更替,而电动车市场的成熟正让每一代产品都更具性价比。全固态电池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即刻颠覆现有市场,而在于为人类打开一扇通向更高效、更安全能源世界的大门。每一次技术迭代的积累,都在为终局之战蓄力。
全固态电池的量产上车,将为我们带来一个全新的电动汽车时代。让我们拭目以待,2027年全固态电池的量产元年,能否真正解决电动汽车的续航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