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云宣布了一项针对AI玩具领域的重大举措,计划在即将到来的AI火花大会上启动孵化计划生态伙伴招募。此次大会定于3月21日举行,主题为“通情达义,智玩共生,玩具行业的‘智’变方程式”,旨在探索AI技术与玩具产业的深度融合。
据行业分析,随着全球科技巨头在大模型能力上的不断突破,AI Agent已成为新的应用发展阶段,尤其在C端市场,为各类智能硬件终端如AI眼镜、智能家居及AI玩具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赋能。数据显示,AI玩具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达到181亿美元,并预计到2033年将激增至600亿美元,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自动驾驶领域,行业巨头也在加速布局。美国第二大网约车平台Lyft宣布,计划在今年夏天最快时间内,在其平台上引入无人驾驶车辆服务。Lyft认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普及将促使人类驾驶员向车队管理等新岗位转型,进一步推动行业变革。
与此同时,随着AI大模型和大数据技术的持续突破,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正深刻改变着汽车行业。东吴证券指出,Deepseek等创新技术的出现,有望降低车端算力需求,减少智驾芯片部署成本,并推动云端大模型训练成本的下降,加速中阶智驾技术的普及。
氢能作为“21世纪终极能源”,其产业发展也备受瞩目。3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氢能联盟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2025国际氢能大会暨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将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据光大证券研报,我国绿氢示范项目数量持续增长,电解水制氢已进入大规模示范阶段,行业投融资活跃,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
在机器人领域,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传来好消息,该中心即将发布对外开放基金,总规模达300万元,旨在支持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随着国内外科技厂商的纷纷加码,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已进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商业化落地指日可待。
华为、字节、比亚迪、小米等国内企业,以及海外的特斯拉等科技巨头,都在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市场,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的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目前,人形机器人已进入工业场景,成为国内外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国内零部件厂商将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