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在孩子四五岁之前的这段时间,他们可能会展现出一些看似不好的习惯,但请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些坏习惯,你们千万不能去强行纠正。大多数家长却都误解了这一点。
孩子有时会显得认生、爱哭或者不愿意叫人。如果家长给孩子贴上“胆小”、“没礼貌”等标签,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这些其实都是他们聪明的表现,说明他们能够分辨出自己和他人的区别,以及熟悉和陌生的人。如果你在这个时候特别嫌弃他,或者强行干预,孩子的认生期就会被拉得很长。
孩子光脚到处乱跑,这个时候大多数家长,尤其是家里的老人肯定会要求孩子穿上袜子、鞋子,但其实这是他们在获得感觉统合刺激,也就是感统刺激,满足大脑发育的需求。如果家长总是担心孩子的身体,阻止这种行为,反而会使孩子感统失调,大脑和身体不能协调发展,严重可能影响孩子将来读书、写字、日常运动。
小孩子喜欢在沙发和床上蹦跳,有的孩子喜欢扔东西。我家小朵在3岁的时候就已经蹦坏了家里的一张床和一张沙发了,其实这种行为都是孩子大脑前额叶发育的需要,越蹦孩子的平衡感会越好,而扔东西的行为其实是孩子在进行空间探索的表现。这些“不规矩”的行为其实有助于孩子的脑部发育。当然,作为家长要注意的是在孩子蹦跳和扔东西的时候保证孩子的安全。
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给其他小朋友也是正常的现象。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家长会对四五岁的孩子教育:分享是一种美德,要学会分享巴拉巴拉,但是各位家长你们要知道,美德是道德层面的事情,孩子的道德意识建立一般要到7-8岁,你跟4、5岁的孩子要求道德层面的事情,不就是揠苗助长么。如果家长强行让孩子分享,可能会破坏他们的物权意识和安全感,影响他们的成长过程,甚至可能导致他们长大后成为讨好型的人格,无法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以上所述的这四个“坏习惯”,实际上是孩子在成长关键期的正常表现,家长们应该学会正确的引导和理解,而不应该强行干涉。记住,要想让孩子长大后省心,就必须在他们小的时候多花心思去引导他们。学会引领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