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活化样本。
凌晨4点的老茶馆和人来人往的双交面馆里,不约而同地讲述着1700多年来京杭大运河上的沧桑巨变。浙江湖州南浔古镇,凭借一缕蚕丝织就了“湖州一座城,不及南浔半个镇”的商贸传奇,也因此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清末,南浔商人将生丝远销伦敦与纽约,一度主导着全球丝绸的定价。如今,对游人开放的张石铭旧居里藏着欧式的舞厅和壁炉;刘氏悌号中仍可见一面是中式白墙一面是西式红墙的双色墙体建筑奇观。东方的农耕文明与西方的工业文明在这里纵横交织,讲述着一个江南古镇与世界的故事。
古镇,是守护与创新给出的时代答卷。
江苏太仓浏河古镇,曾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之地”,更是古代江海贸易最知名的“六国码头”。明清石板街上,百年爊鸭的卤香与新式咖啡馆的醇香交织;古法造船技艺复刻的郑和宝船与吞吐量跻身全球20强的太仓港共同沐浴着长江入海口的明媚朝阳。
从古代航海壮举到现代海洋经济,浏河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奏响“海上丝绸之路”的古今交响,书写着“江尾海头第一镇”向海而生的时代传奇。
2300多年来,无数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真实历史续写在这座面积仅有0.29平方千米的川北小城。在这里,犹如迷宫般充满逛街乐趣的丁字街巷,写满古人的军事防御智慧;城墙以及民居外墙的砖缝中,竟能寻到穿越千年的汉代精美画像砖;热辣滚烫的鱼火锅、奇妙变身的鲜韭黄、拥有陕西米皮基因的川味凉面,更是让游人品尝到中原与巴蜀文化碰撞出的人间烟火。
古镇,是自然生态与人类智慧的千年共生。
400年前的一次山体垮塌堵塞了乌江航道,让重庆龚滩古镇意外成为川盐古道上的黄金枢纽。纤夫与背夫云集于此,绝壁上修筑吊脚木楼,门户前点亮引路“盐灯”,打更人敲响防火警钟,陕商入川带来多元文明。如今,重庆龚滩古镇因水利工程而整体搬迁,中国工程师用叹为观止的工程精度,在新址上完整复现了古镇原貌,成就了悬崖绝壁上全新的“百里乌江画廊”。纪录片《人文名镇》聚焦一个个“人”的故事,个体的鲜活命运与古镇深厚的文脉交织,诠释出“人文”二字的温度。古镇历经千年依然“活着”,其精神内核不在飞檐黛瓦,而在代代守护者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对风土人情的守护和对创新发展的追求。
《人文名镇》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秉承“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精心打造的文化节目品牌,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同时,深入挖掘宣传一批亟待保护的古镇文化遗产,真实记录古镇的历史风貌与人文底蕴,推动古镇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古镇在新时代的光影中实现活态传承,延续中华民族精神根脉。
3月24日起,CCTV-1 18:30档,锁定系列文化纪录片《人文名镇》,跟随镜头打卡古镇,见证中华文明千年流转的永恒魅力。(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