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头戴式降噪耳机选购指南:谁才是高性价比Top1?
更新于:2025-03-25 02:31:56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蓝牙耳机品牌越来越多,最近发现社交平台上很多人都在聊头戴式耳机。刚好我平时也喜欢研究数码产品,所以想结合汽车品牌的定位和特点,给打算买头戴耳机的朋友做个性能排行榜,看看哪些型号能像汽车界的经典车款一样,在音质、降噪这些核心指标上表现出色,成为大家的心头好。

为了避免大家误入雷区,我挑选了其中四款具有代表性的头戴型号iKF Solo Pro、漫步者W820NB、QCY H3 Pro、索尼WH-1000XM5测评数据进行了汇总和分析,并整理出了一份选购指南给大家进行参考。

1、降噪技术:主动与被动的协同

ANC主动降噪是通过麦克风捕捉环境噪音,生成反向声波抵消干扰,尤其擅长处理低频噪音(如交通工具轰鸣)。被动降噪则依赖物理结构(如耳罩材质)隔绝外界声音,对高频噪音(如人声)效果更佳。Sam哥建议优先选择混合降噪耳机。

2、音质表现:细节与听感的平衡

发声单元是音质的核心,一般40mm 以上的动圈单元更易呈现饱满低频和通透高频。另外,需要关注Hi-Res 认证及调音风格。Sam哥建议偏好流行乐可选低频扎实的型号,小白可选择三频均衡的型号。

3、续航与交互:实用功能加分项

蓝牙5.4以上版本确保连接稳定,续航时间建议在 40 小时以上,支持边充边使用、快充功能更佳。附加功能上,建议选择具备触控操作、通透模式、APP 自定义降噪强度等功能的型号,能显著提升使用体验。

4、品牌与价格:按需选择

像索尼、Bose等国际品牌,虽然技术成熟但溢价较高,仅适合预算充裕的消费者。目前部分国产品牌的性价比更突出。

一、iKF Solo Pro头戴式降噪耳机【性价比首选】

推荐指数:★★★★★

外观方面,iKF Solo Pro看起来还是比较有质感的,头弓部分的金属部分也不显廉价,耳机还有折叠收纳设计,外出携带很方便,关键是佩戴起来也很舒适,久戴不会出现明显的压头、夹耳感。

音质方面,iKF Solo Pro配有40mm的大动圈单元,支持SBC、AAC音频协议,有线模式下获得Hi-Res Audio金标音质认证,能够提供非常出色的音质体验。令我比较意外的是耳机360°全方位头部追踪空间音频这项功能,不仅听歌能有强劲的环绕感,看影视、打游戏时,氛围渲染及临场感都很逼真。

降噪方面,iKF Solo Pro最高可达-54dB降噪深度,支持手动切换降噪档位以及自适应降噪模式。体验过程中,耳机对于风扇、空调、通风橱、公交车等此类低频噪音的降噪效果比较明显,能够完全隔绝,而且耳压也不大。而对于吸尘器、键盘声、电钻噪音等这类的中高频噪音也有不错的降噪效果,适当播放音频后可以覆盖个八九成。并且搭载了五个麦克风,即使周围环境比较嘈杂的情况下,接听者也可以比较清晰的听清对话内容,通话方面无压力。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耳机快捷通透模式功能,单手触碰耳机操控区即可短暂地进入通透模式,沟通完毕后松手,即退出通透模式,相对比较智能。而不是,“您稍等....”(摘下耳机)

延迟方面,iKF Solo Pro采用蓝牙5.4芯片,功耗低,延迟更低,游戏模式下延迟仅35ms,能感受到即时的战斗声音,音画同步率极高。此外,有线模式下支持使用外置插麦,方便端游党与队友交流。

在续航方面,iKF Solo Pro头戴耳机与市面上的头戴耳机相比,它的电容量大了很多。在开启ANC降噪的情况下,续航时间长达95h,关闭ANC降噪的情况下,续航时间长达140h。另外,支持边充边使用。

其他功能方面,iKF Solo Pro支持iKF APP联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个性化设置自己的耳机。在iKF APP里可以实现实时声音跟踪功能,还可选择多种EQ音效、ANC降噪档位、一键煲机等功能。

二、漫步者W820NB空间音频版

推荐指数:★★★

佩戴方面,耳罩海绵的包裹感还算可以,戴着不会有强烈的闷热感,不过头围较大的人群戴着会有些许夹耳,因为我长时间佩戴下来,耳朵稍微有些疼痛感,另外,这款耳机不支持折叠收纳,不方便外出携带。

音质方面,也配置了40mm动圈单元,支持空间音频模式。不过仅支持手动校准头部居中,声音环绕感还不错,转头无延迟,但在开启空间音频的情况下只能使用SBC的编解码格式,这点有些鸡肋了,Sam哥觉得如果是冲空间音频来的,完全没必要+100多来选购此版本。

降噪方面,耳机支持-43dB主动降噪,对低频噪音的处理能力比较好,像手提电脑过热时启动风扇散热的声音能够覆盖住。但它对于人声、鸣笛声等中高频噪音的效果较差,几乎只能起到物理遮噪的作用。

延迟方面,这款耳机支持蓝牙5.3芯片,功耗和延迟还有待提升。耳机80ms的游戏模式,对于和平精英、节奏大师等这类竞技类游戏来说,游戏过程会有轻微的延迟感,想要代替游戏耳机有些距离。

续航方面,总续航时长为45h,降噪模式下只能使用28h,续航能力不是很可观,如果能增大电容量,耳机的性价比会更高。

三、QCY H3 Pro

推荐指数:★★★

佩戴方面,这款耳机的海绵回弹速度比较快,实际佩戴下来,确定久戴会有夹耳感,压头感还能接受。

音质方面,空间音频强制LDAC编码,但实际测试显示,开启环绕模式后高频延伸从40kHz降至35kHz,存在技术妥协。说一下真实的听音体验,三频较为均衡,听流行乐问题不大,人声细节还原到位。但Sam哥也不是小年轻,平时还是听古典乐居多,能够明显感觉到高频失真、层次感不足。

降噪方面,支持-50dB降噪深度,在早高峰地铁上能缓解部分地铁行驶的嘈杂音,但对于风噪声的处理能力还有待加强。另外,在开启降噪模式后,耳机的音质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低频部分变得更闷沉,追求耳机音质表现的人群可能会比较介意。

延迟方面,支持65ms游戏模式,侄子用来玩和平精英表示,枪声、脚步声都有细微的延迟,不算很严重,不太影响游戏体验。

续航方面,降噪模式下可以续航35h,关闭降噪模式可以使用50h。经过几天使用,耗能正常,一周一充即可。

四、索尼WH-1000XM5

推荐指数:★★★

佩戴方面,耳罩部分采用了减压型皮革,亲肤性很强,耳朵比较敏感的人群可以放心使用。另外,耳罩的深度适中,不会过浅或过深,能够很好地贴合头部形状,减少使用者的不适感,Sam哥的大耳戴着也不会夹耳。

音质方面,索尼XM5采用了30mm驱动单元,虽然小于XM4的动圈单元,但使用了碳纤维材质,有更好的动态反应。另外,支持 LDAC 蓝牙传输,并且拥有360RA空间音频认证,不管是日常听歌还是观看影视频道,声音都很高清,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LDAC与苹果生态不适配。

降噪方面,索尼将自家黑科技招牌的两个芯片——集成处理器V1和HD降噪处理器QN1联合起来了,另外配置了八个麦克风。通过八麦收集外界噪音后,再通过V1和HD处理器QN1的双重处理,生成反向声波实现降噪。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都能提供极致的降噪体验。

续航方面,在开启ANC的情况下,耳机可以使用30h,关闭ANC的情况下则可使用40h,支持Power Delivery快充,只需花三分钟,就能有三个小时续航时长,不过需要自己准备PD快充充电器,耳机并不附赠。

五、选购建议

对于预算有限但追求综合性能的消费者来说,iKF Solo Pro是三百元价位不可忽视的选择。就我个人体验来说,这款耳机的音质非常棒,360° 头部追踪空间音频技术能够实现声随人动。-54dB的降噪深度也足以应付通勤出差途中各种环境噪音,同时续航时间长达140h,还支持边充边使用。像35ms超低延迟游戏模式、多设备连接它都有,能够满足学生党、上班族、游戏玩家的需求,有喜欢这款iKF Solo Pro头戴式降噪耳机的小伙伴可以考虑入手一个。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了解耳机,让你轻松挑选到心仪的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