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领跑全国!AI企业如何绘制产业未来新蓝图?
更新于:2025-03-25 03:16:58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传统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并催生出众多新兴业态。在制造业领域,智能电焊机器人等尖端智能终端设备已投入实际生产,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灵活性。这些智能终端不仅具备自我感知能力,还能进行自主决策,迅速适应各种复杂多变的生产环境。

AI技术还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研发设计、质量管控、供应链及物流管理等核心环节,为企业提供了柔性定制和安全生产的解决方案。在电力、农业等其他领域,AI虚拟调度员、AI兽医助手等一系列创新应用也层出不穷,为相关产业的创新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国家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这一高科技力量将为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新引擎,描绘出一幅未来产业的新蓝图。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413.2万家。仅在2025年,新增注册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就达到了约16.1万家。从近五年的企业注册数量趋势来看,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并在2024年达到了历史高峰,新增注册企业数量高达90.1万家。

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广东省以超过62.2万家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占据了全国企业总数的15.1%。紧随其后的是江苏省、北京市、山东省和浙江省,分别拥有33万余家、32.5万余家、28.7万余家和24.7万余家相关企业。这些地区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和发展上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和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势头强劲,但仍有一部分企业面临着司法案件等风险。据天眼查风险信息显示,涉及司法案件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约占总数的2.25%。这提醒我们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并解决潜在的风险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