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开窗才是顶级的空间设计,看完不得不服!
更新于:2025-03-25 04:34:22

很难想象,1935年完工的俄罗斯维堡图书馆的大厅设计已经这么人性化。突破常规思维,采用屋顶开窗采光,整体建筑风格极其现代且有未来感。

1927年,阿尔瓦·阿尔托以纯粹的古典主义方案赢得了设计竞赛。历经8年最终完成维堡图书馆的设计,也成为了国际现代主义风格的代表。

这天窗与光影的美感,比现在很多设计都厉害,且极具设计参考价值。

普通的图书馆设计,要么大天窗,要么侧面开玻璃窗,但是设计师阿尔托极具创意性的在屋顶开多个圆形天窗,光线柔和的投进室内,进过室内墙壁反射,最大化的实现了室内的采光。要么怎么都说大师都是最懂得利用光影的!

阿尔托使用的是光的漫反射原理,均匀的天光,就是圆形开洞的真正好处。这种圆形开洞是阿尔托发明的一种锥形天窗,具有漏斗的效果,在白天也不会直接射入产生阴影的太阳光。

依靠阅览室中生成的网格,他系统地在屋顶上开了2米的采光井,给屋顶带来具有未来感的外观。这种高效的照明模型成为阿尔托标志性的设计,也成为很多建筑师争相学习的方法。

简洁人性化的室内设计,整个空间采用流畅线条,柔性设计,抛除过多的装饰性,讲究实用功能与人性化服务。

建筑各部分均设置了入口,内部的流线也被巧妙地控制在贯穿各个楼层的空间实体之间。

阿尔托强调了空间的不同功能特征——图书馆(安静)与演讲厅及其他“社交活跃”空间(热闹)区分开来。大量的草图与图纸显示,建筑师在这个项目中,还仔细考虑了照明和声学的问题。

从平面图上看来,图书馆由两个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偏移的矩形体量组成。主入口区域是行政和举办活动的空间,阅读空间则置于建筑后部。

内部空间组织实际比平面上看起来的要更加复杂。经常被描述为三层的平面,在剖面上看是六层或七层,建筑从而具有变化多端的空间序列和复杂的过渡空间系统。

真正顶级的设计,是功能与实用并存,且极具美学审美的。单纯形式堆叠的设计,难以流传至今成为我们一直学习的。

免责声明:

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部分来源于网络,由我方再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此图库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