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浩瀚无垠,从一端延伸到另一端的距离,据估计约为1500亿光年。
然而,这仅是人类通过各种观测手段所揭示的距离。对于更遥远、更辽阔的宇宙部分,其规模和范围仍是一个未解之谜。或许,正如古代科学家张衡所言,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存在。
进一步探索,如果将宇宙理解为包含“上下四方”的空间维度与“古往今来”的时间维度的集合体,那么,从时间的角度审视,我们又该如何界定宇宙的年龄呢?
在讨论宇宙年龄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宇宙的起源,即宇宙“诞生”的那一瞬间。
在中国的传说中,宇宙初始时犹如一颗混沌的“鸡子”(《艺文类聚》),由盘古一斧破开,从而诞生了宇宙。而在印度神话中,宇宙之主也是从一个“卵”中孕育而出。结合这两大文明古国的传说,似乎可以想象,宇宙在最初阶段就像一个“蛋”。
当然,现实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实际上,关于宇宙最初的状态,我们并没有确切的答案。科学家们只能根据天文现象和空间物理的基础理论,推断出一个广为接受的观点。
这一广受认同的观点是:宇宙是由一次巨大的爆炸产生的……
这是一次规模宏大无比的大爆炸,其起点是一个被称为“奇点”的存在。
对奇点进行科学解释相对复杂,但如果用一种形象的方式描述,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个体积极其微小、质量却异常巨大的物体。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小”与“大”都超出了我们的常规认知。
在这个奇点内部,包含了构成现今宇宙的所有物质和能量。由于某种未知原因,在某个特定时刻,这个奇点突然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这次爆炸使得奇点中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向四周扩散,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最终形成了我们今日所见的宇宙模样。
因此,科学家们通常将奇点爆炸的这一时刻视为我们宇宙诞生的起始点。他们还为这个时间节点赋予了一个名字——大爆炸(The Big Bang)。
所以,当我们试图估算宇宙的年龄时,实际上是在计算自大爆炸至今的时间跨度。具体的测算过程颇为繁复且深奥,这里不再赘述,直接给出结论。
经过测算,宇宙的年龄大约是138亿岁,前后误差不超过2100万年。
即便只是误差范围,也代表着一段极为悠久的时光......
宇宙的形成源自那场壮观的大爆炸,这场源自奇点的爆炸在一瞬间完成。按照现行的计量单位来看,爆炸发生后的第一秒内,奇点内的物质和能量便被喷射至遥远的空间。然而,那时的宇宙并非我们现在所见的模样。这些物质和能量以一种难以直观描述的状态存在,直至爆炸发生后的两亿年,才逐渐形成了最早的星系和类星体。
我们所居住的银河系,亦是在这一时期开始成形的。
随后,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后,宇宙才逐渐呈现出如今138亿岁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