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须知:餐后血糖持续偏高,减食无效?揭秘背后原因!
更新于:2025-03-25 08:02:46

众所周知,血糖主要来源于食物,吃得越多血糖越高,这是许多人的普遍认知。然而,事实并非这样。例如,正常人即使吃得再多,餐后血糖也不会超过正常值,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人体拥有一套对血糖进行调节的机制。当血糖过高时,会将其转化为糖原或脂肪储存起来;当血糖偏低时,又会及时将储存的血糖释放出来,始终保持血糖在正常水平。而糖尿病的发生,正是因为自身调节血糖的机制出现了障碍,导致了高血糖的出现,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这就意味着无论是血糖被利用还是转化成糖原或脂肪,都需要胰岛素的参与,如果胰岛素缺乏,这些过程都无法顺利完成,结果就会导致血糖升高,尤其在进餐后血糖不断升高的情况下更为明显。

二是胰岛素抵抗。简单来说,就是虽然胰岛素足够多,但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像生产出的产品没有用户购买而被闲置一样,因此血糖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导致高血糖。

三是胰岛素分泌延迟。当进餐后血糖不断升高时,胰岛细胞不能及时跟随血糖的升高而分泌更多的胰岛素,而在血糖已经下降时,胰岛素才开始大量分泌,导致餐后2小时血糖居高不下,下一餐前却可能出现低血糖。

由此可见,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如果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少吃一些所需要的胰岛素也会少些,确实可以帮助降低餐后血糖;如果存在胰岛素抵抗,即使少吃一些,血糖的利用率仍然不会提高,只不过餐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可能会有所下降,高血糖的情况仍然存在;如果属于胰岛素分泌延迟,少吃一些,可能会导致下一餐前出现严重的低血糖事件,这比单纯的高血糖危害更大!

当然,这并不是说餐后2小时血糖高不需要少吃一些。合理饮食肯定是必须的,但不是单纯的少吃。在糖尿病的饮食控制中,营养均衡是非常重要的,既要吃饱又要吃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总是饿着自己,说明需要更多地了解糖尿病饮食的知识。

总的来说,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餐后2小时血糖总是偏高的情况时,应及时找出原因,建议做葡萄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观察进餐后随血糖的不断升高,自身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情况与之相匹配的程度,以明确导致餐后2小时血糖偏高的原因,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将其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