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观念里,生活就应该“节俭”。尤其是对于经历过物资匮乏年代的老一辈人来说,更是成为了一种习惯。然而,有些看起来习以为常的“节俭行为”,却恰恰在偷偷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并且很多人还都不知道。
本期就盘点6个无效的“节俭行为”,如果你家里有老人,就赶紧让爸妈停止吧。一、一次性塑料袋放冰箱大多数老人都有收集塑料袋的习惯,甚至逛超市时,还会使劲去薅“免费”的购物袋带回家用。
可实际上,超市的购物袋并不免费,而是把费用计算到物品里了,且费用随着物品的价格而不等,差不多几分~几毛一个。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而是大多数老人回家后习惯把物品连袋子一起放到冰箱里收纳。(尤其是肉类食材)
由于这些一次性塑料袋大多都是PE材质,常温下装点东西没有什么问题,可若长时间冷冻冷藏的话,就可能会析出有害物质,如邻苯二甲盐等,继而混入到食材中,对健康造成危害。
关于这个问题,应该也有家庭经历过。比如塑料袋冷冻后出现粉化情况,就是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
建议:可以使用食品级的保鲜袋收纳食材,如果想重复使用,一定不要暴晒,清洗晾干就好。
二、炒完菜立马关掉油烟机大多数人炒完菜后,都会立马把油烟机关闭。可能是一种生活习惯,也可能是为了省一些电费。
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个行为都不可取。不仅会对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还会影响油烟机的使用寿命。
要知道在炒完菜后,空气中本身就会残留一些废烟,并且含有多种有害物质,长期吸入就会对呼吸道健康产生危害,甚至可致癌。
此外,油烟机内部和连接管道之间也会残留油烟和水气。而当油烟机关闭后,这些残留油烟和水气也就不能充分排到公共烟道内,继而影响到油烟机的排烟效果和使用寿命。
建议:炒完菜后等个5~10分钟再关闭油烟机,并且热菜时一定要打开油烟机,别为了省电费而危害到全家人的健康。三、炸过的油反复食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油炸食材的情况。只不过大多数人在炸完食材后,都会把油装到罐子里反复食用,生怕会造成浪费。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炸过的油虽然可以再次食用,但反复炸过的油(超过2次),或者放了太久的熟油一定不能食用。
要知道油在经过高温之后,本身就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比如含有多种杂质、营养流失、释放出有害物质(苯并芘)等。除了会影响人体吸收之外,还可能会增加患病风险。
建议:炸过的油尽快用掉,不要和新油混在一起。一旦熟油变成了深红色,就不要再食用了。四、不刷锅就炒下一道菜日常生活中,不仅仅是年轻人喜欢在炒菜刷锅时偷懒,老人也习惯这样做,并认为刚用的锅没必要刷,简单冲一冲擦一擦就行了。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正常行为,可实际上,这种节俭偷懒行为却是不可取的,具体如下。1)锅不刷干净就会残留下油渍,再次高温加热后,就可能会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尤其是使用炸过的熟油炒菜,更容易释放出有害物质。
2)锅不刷干净就会残留调味料和残渣,和下一道食材混合后容易串味,继而影响到菜肴的口感和卖相。
建议:还是把锅刷干净再炒下一道菜吧,千万不要为了省水或偷懒,给自己的健康造成危害。
五、一块菜板“生熟”混着用不知道各位家里的厨房都有几块菜板,我身边有太多家庭都只准备了一块菜板。可能是为了节省,也可能是嫌菜板多碍事。
因为在传统的观念里,不管用菜板切什么,只要在使用前把菜板擦洗干净,就认为没问题了。
可实际上,要把菜板洗干净真的很难。要知道生食里本身就有很多细菌和寄生虫,切菜时很容易残留到菜板上,继而污染到熟食上,导致身体出现腹泻、乏力等症状。
外,有些细菌哪怕你用开水清洗都杀不死。比如暗藏在菜板孔隙和划痕里的黄曲霉毒素,只有超过270℃的高温才能破坏分解,家庭很难满足这个条件。
建议:至少准备两块菜板,生食一块,熟食一块,最好蔬菜水果也单独准备一块。当然,刀具也是一样。
六、“万年不换”的木筷子有多少家庭的木筷子一年甚至几年都没有换过了?哪怕发霉发发黑,在老一辈人看来,只要洗洗还能接着用。
然而,作为每天与我们亲密接触的餐具,它所带来的危害却不容忽视。要知道木头本身就具有吸水性,再加上表面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孔隙,长期使用后就会变成细菌和油污的“热土”。
此外,木筷子发霉后同样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就算放在锅里用水煮都杀不死。
建议:木筷子通常5个月就更换一次,如果不想频繁更换,就用304不锈钢筷子吧。
写在最后: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大病小灾”,往往都是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惯引起的。看着不起眼,但长期累积下来,就会因小失大。所以过度节俭并不可取,尤其是涉及健康和安全问题时,我们更不能抱有侥幸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