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电影🎬《教父》中老柯里昂曾说:“花一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一、不要害怕愚蠢
《决断两秒间》的作者加拿大作家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曾说:我在极度聪明的人身上观察到的另一种品质是,他们从不害怕显得愚蠢。
谈及他的父亲:我父亲完全没有智力上的不安全感,他从未担心过别人会认为他愚蠢。他完全不在这场“游戏”中。
因此,当他不明白某件事时,他毫不犹豫地提问。他一点不在乎是否会显得愚蠢。他毫不保留地提出最基础的问题。
所以,他提出了很多“愚蠢”的问题,但这里的“愚蠢”是褒义词。他会对别人说:“我不明白,能解释一下吗?”他会不断地提问,直到他完全明为止。
我从小就听他在各种场合这样做。如果我父亲遇到了伯尼·麦道夫(美国诈骗犯),他绝不会投资,因为他会反复地说:“我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用一种看似迟钝、语气缓慢的方式。“先生,我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大多数人不愿意这么做一显得愚蠢需要勇气,有时候选择敷衍了似乎更容易。
令人震惊的是,我常常发现自己在提出一些基础问题时会感到内疚,因为觉得自己拖慢了整个团队的进度,但最后却发现一开始就没人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二、尽量可视化你的思考
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深信,除非他能通过实验亲自证实,否则绝不轻信任何事物,无论这个证实过程多么单调枯燥。
对法拉第而言,仅仅通过听说或阅读是无法令他满意的。当他在评价别人的研究时,总会亲自复现甚至进一步扩展他们的实验。这成为了他的一种习惯,也就是说,他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来理解和解释一个概念。就如同他在后来的不同场合无数次地证明了各种各样的现象,他为了达到自己预期而着手验证这一新现象。当他积累了足够的资金购买必要的材料后,他用七枚铜便士和七片从一块锌板上切下的圆形片制作了一个电池。这些锌和铜片与浸泡在盐水里的纸片交错排列。他在电池两端各自固定了一根铜线,然后将铜线的另一端浸入硫酸镁(即泻盐)的溶液中,青静观其变。
深入理解一件事是与我们的物理直觉紧密相关的。仅仅依赖于文字的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通过三维可视化某个事物,你的大脑会更容易抓住一个具的“支点”作为模型;于是理解就有了一个可以落脚的物理背景。
四、批判性思维
不必简单的肯定,也不必粗暴的否定,而是再看一看,再问一问,再比一比,再想一想。
1探究的意识:充满好奇心并积极寻求理解
2质询的意识:主动向他人询问的意识
3主动评价的意识: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识别和评价信息
4证据意识:凡事讲求证据和可行性,不盲目地相信
5反思的意识: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一视同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批判。
三、不要被任何观念所束缚
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思考者,就应该对任何事物皆不存信念。
观念,就是没有任何证据而相信某种事物。
观念中的任何条条框框,都会阻碍思维的自由,因为阻在各个领域之间自由穿越。
对推理能力的追求不在于要求推理的结果与我们的想象相符,而在于让我们的思想从经验和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得思维的自由。
带来麻烦的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我们以为知道,实际却并非如此的东西。——威尔·罗杰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