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风筝记忆丨崔铭禹:潍坊——风里藏着诗与远方
更新于:2025-03-25 17:35:03

当第一缕春风轻拂脸颊,我便知道,是潍坊在向世界发出邀约。在这座城市,风不只是自然的呼吸,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梦想的丝线,每一丝都缠绕着无尽的诗意与远方的期许。

初到潍坊,踏入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就像翻开了一部关于风筝的史诗巨著。馆内藏品琳琅满目,从古朴的燕子风筝到造型奇特的龙头蜈蚣风筝,每一只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听着讲解员讲述潍坊风筝的历史,从两千多年前的木鸢起源,到如今蜚声国际的风筝盛会,那些古老的故事在眼前鲜活起来。潍坊风筝,是先人智慧的结晶,历经岁月洗礼,在时代的浪潮中愈发熠熠生辉。

潍坊国际风筝会,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狂欢,也是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会场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风筝爱好者齐聚一堂,五彩斑斓的风筝在湛蓝的天空中争奇斗艳。巨型风筝在地面上缓缓展开,需要十几人合力才能放飞。当它腾空而起时,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那是力量与美的结合,也是人类对天空无限向往的具象化表达。孩子们奔跑着,手中紧紧握着风筝线,笑声在空中回荡。他们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憧憬。年轻人则三五成群,分享着风筝制作的心得,交流着对风筝艺术的理解。在这里,年龄、国籍、文化的差异被抛诸脑后,大家因风筝相聚,共同追逐着同一片天空下的梦想。

漫步在潍坊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风筝文化的印记。传统的风筝制作作坊里,手工艺人专注地绘制着风筝图案。那细腻的笔触,将潍坊的风土人情、民间传说一一描绘在薄薄的竹篾与宣纸之上。他们传承的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潍坊的历史与文化。街边的小店中,风筝元素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有精美的风筝书签、印有风筝图案的明信片,还有小巧玲珑的风筝挂件。这些文创作品,让潍坊的风筝文化以更加多元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

在潍坊,风筝不只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自由和美好的追求。它让我想起高鼎笔下的“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那是一种简单而纯粹的快乐。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潍坊的风筝文化宛如一股清泉,润泽着人们的心灵,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生活中的诗意与美好。它让我们暂时放下忙碌与疲惫,抬头仰望天空,追逐那随风舞动的梦想。

潍坊,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用风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它以风筝为媒介,连接着五湖四海的朋友,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里,风里藏着诗,藏着远方,藏着我们对生活最真挚的热爱与向往。每一次仰望潍坊的天空,都仿佛看到了无数个梦想在飞翔,那是属于这座城市的浪漫,也是属于每一个追梦者的希望。

潍坊的风筝文化,是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是一幅永远画不尽的画。它将继续在岁月的长河中流淌,吸引着更多的人前来探寻、感受,让诗和远方不再遥不可及。

(作者: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崔铭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