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市场鱼龙混杂,稍不留意就可能掉入陷阱。
一位购房者就分享了自己贪便宜着急入手二手房的惨痛经历,希望能给大家敲响警钟。
这位购房者看中的房子面积达 130 平,在当时的房价体系里算是价格低谷,而且采光、楼层和位置都十分理想。
在苦寻两年二手房却始终不满意后,这套房一出现就瞬间成为了他心中的“梦中情房”。
从房源上架到签订购房合同,仅仅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
怪只怪他当时太过心急,被中介和卖家营造的紧张氛围冲昏了头脑,没能对房子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
起初看房时,房子表面看起来还算过得去,可真正入住后才发现问题层出不穷。
两个卫生间严重漏水,每次洗澡都仿佛置身于“水帘洞”;地暖也漏水,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还让取暖效果大打折扣;墙体因为长期漏水,出现了大面积的受损,墙皮脱落、发霉,严重影响美观和居住体验。
更离谱的是,在做拆除工程时才发现,阳台地面竟然铺了两层砖,这无疑增加了装修的难度和成本。
原本只想简单修补墙面和卫生间,最后却不得不将房子全拆除成毛坯房,重新进行装修,这让他气得咬牙切齿。
无独有偶,网友也遭遇了二手房的“大坑”。
他购买的是 2000 年左右的老房子,当初选择这套房子,主要是考虑到孩子上学方便,下楼步行 5 分钟就能到学校,属于典型的学区房。
而且房子已经装修好了,一家人拿出所有积蓄,还贷款买下了它。
刚开始住的时候,感觉还不错,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弊端逐渐显现出来。
一是楼上的下水声吵得人心烦意乱,仿佛自己也在使用一样,严重影响了休息和生活质量。
二是地暖问题让人伤透了心,过滤网清洗了,各个管路也疏通了,可室内温度就是上不来,取暖费白白交了不说,想要重新盘地暖,还得刨地砖,费用实在太高,住得十分难受。
那么,二手房到底能不能买呢?
其实,二手房并非都不能买,但一定要注意一个关键问题——房龄。
内行人建议,超过 20 年房龄的二手房千万别买,否则很容易成为“接盘侠”。
20 年以上房龄的二手房,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房屋质量有问题
房龄 20 年的房子,年限已经比较大了。
小区的户型设计肯定不如现在开发商设计得合理,小区内的绿化也比较差。
而且,20 年前的房屋建造水平相对陈旧,房屋质量普遍一般。
经过 20 年的风风雨雨,房子可能会出现外墙开裂、脱皮,房子渗水漏水,下水管道堵塞,电线老化,自来水管锈蚀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居住的舒适度,更让人担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再加上楼龄太大,小区的道路也各种凹陷损坏,一旦下雨就容易积水,老小区的排水系统非常差,遇到下大雨小区就会被淹。
而且,墙壁开裂、窗户渗水等问题在老小区中普遍存在,不是买了房子后自己好好装修改造就能解决的。
2物业差,停车难
许多房龄较老的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十分低下,有些甚至没有正规的物业公司,更谈不上提供全面的服务。
公共区域的基础设施坏了,很难找到人来维修,小区环境脏乱差。
而且,这些老小区在建设时并没有提前规划好车位,毕竟 20 年前有车的家庭还是少数。
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了车,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停车位少得可怜,没有专门的停车场,下班回来都是先到先停,或者找个空地乱停,车辆不仅占用了公共区域,还给居民的出行和活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
3不好转手
许多城市的二手房市场流动性较差,房龄长的二手房在二手房交易市场中处于鄙视链的底端,更难转手。
试想一下,你买了一套已经有 20 年房龄的二手房,之后又想再转手,会有谁愿意购买房龄 30 年甚至更长的房子呢?
4无拆迁可能
有些人想着买了老城区的二手房,就为了等拆迁“一夜暴富”,这种想法很不现实。
现如今,全面棚改的时代已经过去,“旧改”已经替代了“棚改”,很难再通过拆迁获得巨额补偿。
开发商宁可重新去郊区开盘,也不会愿意拆迁老房子给住户赔偿。
所以,想靠买二手房等拆迁的人千万不要盲目,因为将这样的住宅低买高卖的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真的看中了一套二手房,也给大家几点实用建议。
看房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细节,检查房子是否存在漏水、有白蚁等问题。
看完房不要着急表态,即使很喜欢也可以适当挑挑毛病,也不要主动问价,避免后期谈价格时陷入被动。
亲自联系楼下邻居和物业,询问房子有无漏水情况,亲自去户籍室查看户籍迁移情况。
心态要稳,不要向卖家甚至自己的中介透露出必买的态度,别被卖家和中介拿捏住心理。
签合同之前一定要再去看一次房子,彻底查看房情。
签合同时约定好交房期限,按时收房,并压卖家部分押金,如在交房时有任何问题可直接抵扣相应金额。
有地暖的交房前记得进行打压测试,有问题让卖家维修,要么赔偿地暖和地板维修费用。
总之,购买二手房需要谨慎考虑,尤其是房龄问题。
希望大家在购房时能够擦亮眼睛,避免陷入二手房的“陷阱”,买到让自己满意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