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气象报
本报讯 记者 刘倩 报道3月24日,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25日至29日,寒潮冷空气将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此次寒潮影响范围广、降温剧烈,北方将出现大范围大风沙尘天气,淮河以南局部地区将出现强对流,但雨雪强度明显弱于3月1日至3日寒潮过程。
具体来看,25日至29日,受寒潮影响,新疆北部及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将先后下降8℃至12℃,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可达14℃至18℃;上述大部地区还将伴有4级至6级偏北风,阵风可达7级至9级。其中,25日至26日,寒潮主要影响西北地区、华北西部,甘肃中西部、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大雪;27日至29日将影响中东部大部地区,江汉、江淮、江南、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有小到中雨或雷阵雨,局地大雨,部分地区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在农业影响方面,26日至27日,江汉、江淮及其以南地区有小到中雨、局地大雨,利于补充土壤水分,局地强降水不利油菜开花授粉,建议油菜产区及时疏通沟渠、排湿散墒,防范湿渍害影响,适时追施花肥,促进长势转化升级和结荚;冬麦区要结合苗情和墒情,科学运筹肥水。
“此次寒潮打断了前期气温回升趋势,3月下旬至4月上旬冷暖变化幅度大。”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介绍,冷空气影响过后,自3月30日起中东部气温迅速回升,4月1日至6日,气温将较历史同期显著偏高。
陈涛提醒,由于前期气温不断回升,基础温度较高,寒潮到来后部分地区气温变化剧烈,公众需及时关注预报预警信息,适当调整着装。同时,需警惕沙尘、强对流等天气对交通出行的不利影响。此外,近期中东部地区降水稀少,寒潮影响期间风力加大,城乡、森林火险气象等级较高,临近清明节气,祭扫活动增多,要注意用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