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拖病,大拖命!这些症状超期未愈需警惕
更新于:2025-03-26 14:30:13

许多人认为一些常见的症状只是小病,以为通过简单服药和多休息便能康复,不必过分担心。然而,忽视这些症状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为某些症状如果持续超过一定时间而未得到改善,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这时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便秘如果超过三天,应警惕可能的肠梗阻问题。

据湖南省中医院肛肠二科主治医师李鑫磊最近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对于之前没有便秘史且病程超过三天的患者,建议进行CT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肠梗阻及其他可能的病因。

由于部分肠梗阻初期腹痛不明显,症状易与便秘相混淆;也有患者仅表现出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一些人将肠梗阻误认为是普通便秘,从而延误了治疗,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导致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除便秘外,还需注意以下四个主要表现:持续性腹痛并逐渐加重;呕吐;腹胀,难以进食;以及停止排便和排气。

体重在半年内大幅下降需引起注意。

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红梅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提到,60岁以上人群因肌肉减少每年体重可能下降约0.5%;但若六个月内体重下降超过5%,则需进一步检查原因。例如,一个60公斤的老人每年减轻0.3公斤属于正常范围,但如果半年减轻3公斤则需要找出原因。

老年人体重减轻的原因多样,包括抑郁症、癌症(尤其是肺癌和肠胃癌)、心脏病、功能性胃肠病和药物副作用等。

咳嗽咳痰持续两周以上需警惕。2019年北京市卫健委等部门发布的《北京市遏制结核病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建议对咳嗽超过两周的患者进行结核病相关检查。

北京胸科医院结核三科主任医师段鸿飞解释称,设定“咳嗽两周”为时间节点是因为一般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一周左右会停止,若超过两周仍持续,可能是慢性呼吸道感染,如肺结核等。

除了连续两周的咳嗽、咳痰之外,肺结核的主要症状还包括咯血、胸痛、盗汗、午后低热、全身疲乏和食欲减退等。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是治愈肺结核的关键。

疲劳感持续超过半年应警惕慢性疲劳综合症。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身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刘超指出,如果慢性疲劳持续六个月以上,并且伴有低烧、头痛、肌肉疼痛、神经心理症状和睡眠障碍等症状,则需要注意是否患有慢性疲劳综合症。

慢性疲劳综合症常见于20至50岁的女性及脑力劳动者,过度紧张和精神负担可能导致生活和工作受影响,甚至出现过度劳累死亡的风险。

口腔溃疡若超过两周未愈需当心。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肿瘤中心主任吴剑表示,虽然大多数人长口腔溃疡是常见的现象,但如果溃疡超过两周未愈合,则需警惕是否为癌症的信号。

临床上根据发生部位的不同将口腔癌分为舌癌、牙龈癌、颊黏膜癌、腭癌和口底癌等类型。其中舌癌多数发生在舌侧缘,也可发生在舌尖或舌背,多表现为溃疡型,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患者未能及时重视,错误地将其视为普通口腔溃疡而延误病情的原因之一。

声音嘶哑超过两周需要进行检查。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陈曦提醒说,长期的声音嘶哑不应被忽视,这可能是喉癌的前兆。

声门型喉癌通常发生在声带上,其特点是早期就会出现持续性的声音嘶哑。因此,一旦出现持续性声音嘶哑或刺激性干咳甚至痰中带血的情况,必须尽早就医进行治疗。

腹泻若超过六周需注意炎症性肠病的可能性。

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钱家鸣指出,如果连续六周以上出现慢性腹泻,则应引起重视。炎症性肠病的腹泻并不简单,主要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类型。

腹泻不仅持续反复发生,而且伴随黏液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此外,还可能有皮肤黏膜、关节、眼睛和肝脏胆囊等肠外表现,好发年龄段为20至49岁的中青年人群;另外,克罗恩病还会累及全消化道,影响营养吸收,特别是青少年容易因此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受阻。

如果伤口超过八周未愈合需小心。

天津市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肿瘤科主任王国文曾介绍,若伤口溃疡超过8周仍未愈合,应考虑几个因素:一是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导致伤口无法愈合;二是可能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导致局部血管阻塞和循环不良;三是怀疑是否存在恶性肿瘤。

王医生指出,基底细胞癌在中老年人群中多发于面部、耳朵或颈部等经常暴露在阳光下的区域,而年轻人则多见于不常晒太阳的部位。因此,任何皮肤上的黑色凸起物或长期不愈的慢性皮肤溃疡都应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