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装中使用最多的地面材料,瓷砖要是没选好,全屋装修都极有可能搞翻车。
盘点瓷砖踩坑的案例,常见的有色差、掉砖、打理难等等。很多人以为这些翻车是瓦工师傅手艺不行导致的,其实从你走进瓷砖店的那一刻起,商家就已经挖好坑等着了。
今天,结合自己的选砖经验,为大家总结了挑选瓷砖的5条攻略,每一招都直击要害,让商家见了都得乖乖地喊你是选砖的“祖师爷”:
瓷砖铺贴中最为常见的翻车现场就是色差,在展厅灯光的映衬下,瓷砖的颜色看着特别好看,是那种奶白色,显得很温柔。可等你把瓷砖买回家贴好后颜色就完全变了样,一到阴天的时候看着就跟水泥地一样,这色差也太大了。
怎样避免瓷砖的色差问题?下面三条照着做:
(1)选择在不同时段去看砖。晴天正午时去看瓷砖,这个时候阳光充足,通过观察瓷砖的反光情况,就能很容易发现上面有没有裂纹、黑点这些瑕疵,它们都会在阳光下现形的。
如果在阴天或傍晚时候去选砖,这个时候的光线就像是南方梅雨季那种比较昏暗的状态,一些灰调的瓷砖在这种光线下很容易暴露出真实的颜色情况,如果颜色变得特别难看,那就得谨慎考虑了。
(2)实际查看时,用手机闪光灯斜着照瓷砖,要是釉面不均匀的话,一眼就能看出来,这种瓷砖就可以直接pass掉了。
(3)如果可能,直接把展厅的瓷砖带到你家房子里现场看,这种情况下瓷砖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真实的效果了。
注意!要选择同一色号并且是同一窑炉生产的瓷砖,外包装上的批号哪怕只差一位都不行,不然很容易出现色差问题。
有些不良商家会把陶土砖当成全瓷砖来卖,刚开始可能觉得没什么问题,可等过了3年,瓷砖就开始掉了,严重的甚至能把马桶都砸穿,这可是很大的安全隐患。
怎样识别出这种劣质砖?简单的倒水测试就能看出问题:
把水倒在瓷砖上,如果瓷砖在很短时间内就把水吸收了,那这就是陶土砖,它的吸水率大于10%,这种瓷砖白给都不能要,赶紧避开。
要是水倒上去10多分钟后瓷砖表面会微微湿润,那说明这是半瓷砖,它的吸水率在5%-10%之间,这种瓷砖用在厨房做墙砖的时候可得慎重,因为厨房环境比较潮湿,容易出现问题。
如果水倒上去长时间瓷砖表面基本没什么变化,那就说明这是全瓷砖,它的吸水率小于0.5%,这种瓷砖质量比较好,不过上墙的时候必须要用瓷砖胶来粘贴,才能保证牢固性。
瓷砖的平整度决定了铺贴后的效果,有的瓷砖平整度不好,贴完了会出现明显的高低差,这时候就算做了美缝也也会特别难看,根本挽救不了。
怎样检验瓷砖的平整度呢?下面教大家用一枚硬币看出瓷砖平整度达不达标:
把两块瓷砖面对面紧扣在一起,然后看看缝隙能塞进什么东西。如果缝隙极限是塞进1枚硬币,那说明瓷砖的平整度是合格的,可以正常铺贴。
要是两砖相扣后缝明显较大,塞进1枚硬币后都还有空间,那这样的瓷砖质量就比较差了,属于劣质砖,再便宜都不要买。
除了检查平整度之外,还要重点查看瓷砖的四角以及中段这些部位,要知道就算瓦工师傅手艺再好,面对这种质量差的砖,也是没办法补救,而最后装修翻车的后果只能自己承受。
质量好的瓷砖一定是比较耐磨的,有些商家在推销瓷砖的时候吹嘘自家瓷砖的莫氏硬度能达到6级,可实际用钥匙一刮全是白痕,这耐磨度根本就不行,明显就是在忽悠人。
实际挑选时,我们用随身带的钥匙就可以检测出瓷砖的耐磨程度:
要是用钥匙刮完之后,瓷砖表面白痕很明显,那就说明它的釉面厚度小于0.8mm,这种瓷砖质量比较差,适合使用频率不高、对耐磨要求不高的地方随便用用,比如出租房。
如果刮完之后只是出现轻微的划痕,那就说明釉面厚度在0.8-1.2mm之间,这种瓷砖可以满足普通家庭日常的使用需求。
要是刮完之后瓷砖表面毫发无损,那就说明釉面厚度大于1.5mm了,这种瓷砖质量就比较好了。
另外,还要注意看瓷砖的包装,上面要是没有“釉面熔块≥1300℃”的标识,这样的瓷砖耐磨度堪忧,最好不要选择。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种劣质瓷砖,沾上一点油渍之后就直接会渗进砖面里了,怎么擦都擦不干净,每次清洁都要费好大劲儿,时间一长就变得脏脏的,颜值大打折扣。
那挑选瓷砖时怎样检测易清洁度呢?下面的小方法可以尝试:
拿油性笔在瓷砖上写字,然后静置5分钟。如果用抹布能秒擦干净,那就说明这瓷砖用的是超洁釉,以后清洁起来会比较容易。
反之,要是得用力擦才能把字擦除,那就说明这瓷砖用的是普通釉,污渍积累起来比较难打理 。
如果笔迹难于彻底擦除掉,那就说明这瓷砖用的是劣质釉,这种瓷砖可千万不能买。
还有一点要注意,有些导购会忽悠说这是哑光砖所以不好清洁,其实质量好的哑光砖油性笔迹用酒精湿巾一擦就能擦干净,可别被他们忽悠了。
补充提醒三点:
1.瓷砖到货之后,一定要先验砖再签收,拆箱查看色号,要是发现瓷砖不平整,那就直接拒收,别等贴上去了才发现问题,到时候就麻烦了。
2.瓷砖包装箱上有三个要素缺一不可:生产日期、色号以及放射性A类认证。
3.避免杂牌瓷砖,建议选择广东砖,一定要认准实际的生产地址,而不是“公司注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