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宋家族为什么在国内 SUV 市场销量这么好?
更新于:2025-03-29 00:44:49

正好周末给我小姨做个回访,她去年买的宋Plus DM-i,是我大力推荐的。

不对,与其说是大力推荐,不如说是从想买燃油车的想法上,硬生生给掰过来的。

我虽然自己也是比亚迪车主,也了解比亚迪,但我真就没开过宋,只是对着她家的需求和配置表做的推荐。

这是看我长大的亲小姨,所以我其实还是有些忐忑的。

不过回访效果看起来很好,目前也是开了少半年了,还越过了一个东北的冬天。

总结下她的评价:

缺点在于:外观设计太过柔和。我小姨是个敢爱敢恨的北方女性,工人退休跨界做瑜伽教师,更喜欢更硬朗的外形。

优点则集中在:驾驶丝滑、安静、提速快,以及省油上。(注意,上图中她说“跑滴嗷嗷滴”,是东北话开起来很爽的意思,不是在跑滴滴的意思)。

这个评价其实也是我在劝她买车时,完全有预期的。

优点没什么好说的,基本上也是和比亚迪自己对第五代混动系统的主要优势"快、省、静、顺”完全吻合。

多说说缺点,我找到了当时的聊天记录。

因为她更喜欢方盒子,我当时把很多友商的产品也拉过来了,有些品牌和我这个迪粉是称得上不对付的,但她可是我亲小姨,当然还是以她为重。

她最后是考虑很久,还是认为外观不硬朗是可以接受的,选择了宋Plus DM-i。

外观本身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这个对她来说算缺点,对其他消费者来说未必如此。

而这样的选择历程反倒是能彰显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比亚迪宋在这个主流家用SUV市场,可以说站在了局部最优解上。

当时帮她选车,一些迪黑博主我都去交流,让他们推荐。

  • 一些传统势力的插混车,看起来起售报价更便宜,但选择较高续航的版本,也就是叠加上较大容量的电池后,并没有价格优势;
  • 一些新势力的增程车在亏电时不够省油,而且她在小城市,要担心维保问题;
  • 一些合资的插混车,因为价格高一档,同价位车轴距小一级内部空间更小,内饰配置更是不存在智能化一说;

不想拉踩,所以这里不提具体品牌,但如果真是类似的需求去选车,我估计很多买了宋Plus DM-i的消费者会有类似的心路历程。

比亚迪宋能有这样的优势也很好解释。

比如电池是很贵的东西,不自己搓电池的大厂,在长续航版本下没有成本优势,自然也不会有售价优势。

再比如比亚迪的第五代DM就是奔着亏电时也有高经济性的问题去的,没有针对性的提前技术布局,现在是拿不出同样能解决这个问题的产品的。

而比亚迪集团在电子领域内的积累甚至比造车的时间都长,在智能化方面的技术和成本优势是才启动智能化投入的合资品牌很难竞争的。

所以比亚迪宋卖的好,确实可以说是消费者投票的结果,一方面是消费者需要的就是这样的东西,另一方面,则是比亚迪多年的铺垫,把消费者最需要的东西,用最物美价廉的售价给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