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开幕,10项重大科技成果发布。这10项重大科技成果是: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60兆瓦/600兆瓦时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高分辨率三维介观尺度荧光显微技术、基于脱氨酶的转录因子印记技术、己二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北京重大开源成果。
记者注意到,在这10项科技成果中不乏大科学装置的身影。EAST人造太阳、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梦想”号大洋钻……大科学装置为不仅是我国科研实力飞跃的生动写照,更为众多科研领域提供了坚不可摧的坚实支撑。
据了解,2025年1月,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高约束模式“高质量燃烧”,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
EAST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对可控核聚变相关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中国科学院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团队。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
坐落于北京市怀柔科学城的核心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是世界上亮度最高的第四代辐射光源之一,储存环W73扭摆器发射的高能同步光经光束线准确传输到350米外的硬X射线成像实验站,成功发射第一束光。
据悉,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年度主题,面向全球发布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重磅创新政策、最新研究报告。(记者 焦子原)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