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AI入门的「实用指南」:写给想上车却怕踩雷的你
更新于:2025-03-30 05:31:22

作为在 AI 坑里摸爬滚打了三年的法律从业者,我对《这就是DeepSeek》的第一印象是「接地气」。虽然他不是一本专业的法律类AI书籍,更多的是针对生活中DeepSeek的应用技巧,但是他也不失为一本不错的入门书籍,首先,它不像某些技术书籍用公式和术语堆砌,而是像带你入门的老师,手把手教你用AI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当然他也如所有入门指南一样,它既有让人眼前一亮的闪光点,也存在一些让人意犹未尽的遗憾。

一、优点:初学者的「上车踏板」

1. 场景化教学:把AI变成「生活助理」

这本书让我最喜爱的是那些贴近日常的案例。比如告诉你如何用AI生成家庭旅行规划,从天气查询到景点推荐,甚至连儿童餐的餐厅都能标注出来。正好上周父母打算去徐州玩,我用DeepSeek制作了一份旅行攻略,省去了熬夜去查询验证攻略的麻烦,老两口按照攻略玩得很开心。这种「授人以渔」的写法,让AI工具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真正成为生活助手。

对法律人来说,书中的很多模板也给我了很多使用AI提示词的启发。最近处理一起交通事故的案子,我提交赔偿的标准后,套用「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的结构化提示词,AI自动生成了赔偿明细,还能根据伤者的年龄、职业自动调整系数。虽然最后还需要人工核对,但工作效率确实提升了50%。

2. 提示词模板:普通人的「AI咒语」

日常的工作上,我们很多时候不是不会处理事情,而是缺少一个思路。最近在处理离婚纠纷时,我套用「情感修复+法律后果」的框架,AI生成的调解方案既符合《民法典》第1079条,又兼顾了当事人的情感需求。更妙的是,通过「痛点分析+案例对比」模板,系统能自动生成《类案检索报告》,将最高院第66号指导案例与本地中院的12份判决进行可视化对比。这些模板就像武功秘籍,让普通人也能快速掌握AI的「咒语」。

3. 人机协同理念:警惕技术异化的清醒剂

书中强调的「人机协作」理念让我很是认同。毕竟AI更多的是对信息的整理分析,解决的方案还是需要自己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工作上实际遇到处理过的案件,加以处理。所以在用AI辅助整理分析时,我先梳理自己的思路,再让AI补充细节。这种方式既保留了个人风格,又提升了效率。就像书中说的,AI应该是「助理」而不是「替代者」,这让我在使用工具时多了一份理性。之前在处理一个跨境并购案时,AI自动生成的保密协议模板帮我节省了70%的时间,但我还是手动补充了「冷链物流中断」的特别约定——这种「技术留白」的智慧,正是法律人不可替代的价值。

二、缺点:浅尝辄止的「开胃菜」

1. 技术细节不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书中对DeepSeek的核心技术原理(如大模型训练、算力需求)几乎没有涉及,更多停留在「如何用」而非「为什么这样用」。比如提到「联网搜索」功能时,没有解释AI如何判断信息可信度,这导致我在处理金融案件时,不得不花额外时间验证AI引用的财报数据。对于想深入理解AI的读者来说,这种「黑箱式」教学可能会限制进阶空间。

2. 案例集中化:特定职业的「盲区」

书中案例大多集中在自媒体运营、生活管理等领域,对法律、医疗等专业领域的覆盖不足。比如在法律文书写作部分,提供的模板过于通用,无法满足「管辖权异议申请书」「证据保全申请书」等特殊需求。这让我不得不自行调整提示词,对于完全新手来说可能会感到吃力。

3. 工具依赖风险:温水煮青蛙的陷阱

虽然书中反复强调「避免过度依赖」,但某些章节的表述可能误导读者。比如在「会议纪要生成器」部分,建议直接使用AI输出结果,却没有提醒需要人工复核关键信息。我曾遇到AI将「竞业限制期限」错误标注为「永久」的情况,这种「信任危机」暴露了工具依赖的潜在风险。

三、适合人群:谁该读这本书?

  1. AI小白:如果你连「提示词」是什么都不知道,这本书能帮你快速建立认知框架。

  2. 职场新人:书中的「周报自动生成器」「简历优化助手」能帮你节省大量时间。

  3. 自由职业者:自媒体运营、副业变现的章节提供了可落地的策略,比如小红书爆款模板。

  4. 法律从业者:虽然专业性稍弱,但「类案检索」「文书写作」的方法论值得借鉴。

不适合人群:

  • 想成为AI专家的技术极客

  • 已有丰富AI使用经验的高阶用户

  • 需要深度行业解决方案的专业人士

四、写在最后:AI时代的「生存指南」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上车的踏板」。它教会你如何用AI优化生活、提升效率,但也提醒你不要忘记人类独有的思考和温度。就像书中说的:「真正的AI红利,是让我们有更多时间去做只有人类能做的事。」

作为法律人,我依然会在深夜研读卷宗,但案头多了个「数字搭子」。它会帮我整理证据链,会提醒我最新的司法解释,甚至能陪我模拟法庭辩论。但每当遇到关键的价值判断,我还是会关掉屏幕,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在心里默默完成那个最重要的决定——这或许就是AI时代的生存之道:与工具共舞,但永远保持人性的温度。

推荐指数:★★★★☆(适合入门,进阶需搭配其他资源)

阅读建议:先通读全书掌握方法论,再结合自身领域深度实践,遇到专业问题时建议咨询行业专家。

你旅游是为了什么?
你旅游是为了什么?
2025-03-25 15: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