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更新于:2025-03-31 13:20:25

本文转自:铜陵日报

■ 张晓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并非传统意义的“手术”,作为现代医学领域的一项前沿技术,其正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为无数恶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许多患者和家属常对复杂精细的医疗过程感到陌生、困惑。本文以科普的方式深入剖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从基本概念入手,深入到适应症、流程及护理要点。让读者对高精尖医疗技术有一定理解,给患者康复之路提供有益指导帮助。

造血干细胞:生命之源的奥秘

想要知道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是具有增殖、多向分化及自我更新能力的“万能细胞”。它能不断分裂并产生多种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就像我们生命的“种子”,为我们身体源源不绝地提供新的血细胞。它具有强大的复制能力,像“永动机”一样保持自身数量的稳定,所以我们不会因为献血和采集造血干细胞而损害造血功能,迄今未有因采集或捐献造血干细胞带来身体伤害的报道。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生命重启的钥匙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患者自身预先储存的健康造血干细胞,经过特定处理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从而使患者正常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得以重建的治疗方法。自体移植方式避免了异体移植可能带来的免疫排斥反应,采集简便、植入率高、造血重建快、住院时间短,用自己血救自己,降低了治疗风险,提高了治疗效果,为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逐步取代骨髓移植。

适用人群:哪些疾病适合呢?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常用在恶性血液病治疗,像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有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定条件下可以考虑这种治疗方式。但并非这类患者都适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这需要专业医生依病情综合评估决定。

移植流程:步步为营,确保安全

1.动员和采集阶段:首先,通过药物动员将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外周血中,一般在移植前的4-5天开始,然后,采用类似成分献血的方式,用血细胞分离机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造血干细胞,低温保存备用。这一过程通常需要几天时间,其间患者可能会有轻微的全身酸痛等“感冒”样症状,不必紧张,多饮水即可。

2.预处理(清髓):为了让体内的造血系统“归零”,以便新移植的干细胞能顺利“安家落户”,患者需接受高剂量的化疗或放疗。这一阶段是整个治疗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考验患者体力和意志的时候。但是,不用过于担心,专业的医护团队,会一路陪着患者“披荆斩棘”。

3.回输:预处理完成后,之前采集并保存的自体造血干细胞就像“种子”一样,被解冻并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返回患者体内。这个过程相对简单,一般在1小时内输注结束。但对于患者而言,却是“重生”的重要时刻。

4.恢复期:移植后患者有段恢复期,其间可能遇到感染、出血、贫血等并发症。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患者状况,及时予以相应治疗及支持。“种子”在身体里生长起来,移植就成功。

护理要点:“层层关爱”,“卫”您而来

1.心理支持:面对这些顽疾本身的挑战,以及治疗的复杂长期性,患者及家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选择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需要单独居住在无菌层流病房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需要自身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家人的理解与探视,医护人员的专业疏导,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于稳定患者情绪、增强治疗信心至关重要。

2.营养管理:良好的营养状态是促进恢复的基础。饮食的原则是:新鲜、干净、卫生,预防肠道感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保证足够的能量、优质蛋白、丰富维生素的摄入,避免刺激性食物,在层流舱内以蒸、煮、炖为主清淡易消化饮食,水果可削皮煮水果羹。

3.预防感染:由于预处理后患者的免疫力极低,全血细胞明显减少,体内的白细胞几乎为零,预防感染是整个移植期间的重中之重。全环境保护——百级层流病房,是安静的疗愈岛屿,层流室通过高效过滤器,清除超过99.9%直径大于0.3微米的尘粒及细菌,使空气净化,达到基本无菌程度的病房。是移植患者安全的“避风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如身体腔道的专业护理,营养洁净饮食每个环节都需一丝不苟,同时患者一定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监测与随访:移植后两年,特别是半年内,注意防止感冒,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外出散步;治疗后皮肤易对阳光过敏,防止日晒,如外出可戴上帽子涂抹防晒霜;戒烟戒酒,家中保持清洁通风,不要摆放植物和鲜花;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餐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等;注意饮食卫生,尽量避免外出就餐;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按医嘱用药,出院后也应遵循医嘱进行长期随访,监测疾病复发情况,如果有发热、出血、黄疸等不适,及时就诊。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复杂精细的医疗过程,给诸多恶性血液病及其他顽疾患者带来新希望,让疾病变成可控易治慢性病。经科学治疗、精心护理,有理由相信,借助该技术更多患者能重获健康,开启生命新篇章。

(作者单位:铜陵市人民医院)

所属版面: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