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儿烂掉了!”刷屏:这种普遍心态,正在拖垮下一代
更新于:2025-04-02 14:06:30

如果让大家在“心大乐观or上进较真”的孩子之间做选择,你会选哪个?

想来,很多父母或许会选后者,毕竟有上进心、爱较真的孩子,内驱力会强一些。

最近看了“我的女儿烂掉了”的热帖,很多人留言说,突然意识到心态不好的孩子,后劲不足,会更容易垮掉。

帖子开篇说,我在女儿身上倾注了无数心血,可她连高考都没成功,连大专都没考上,去了一个技术学校。

小时候她还很乖很听话,可到了初中却开始叛逆,明明擅长文科却选择理科,导致高考落榜。

结果,现在她在技校读书,虽然依然坚持学习,却每天都在后悔中度过,心在逐渐枯萎,这个女儿烂掉了。

说实话,刚看开头我还有在想,父母怎么这么说孩子,后来才知道,这个女儿就是讲述者自己,是她自己认为自己在逐渐腐烂。

帖子里描述了好多次,身体没动力,一点点消沉,看着未来迷茫,试图将自己捞起来。

评论区有很多人猜这孩子多少有点抑郁了,因为选错文理科,导致没考上好大学,之后就一直在内耗和自我折磨中度过。

帖子下面也有不少人鼓励孩子,要乐观积极点,现在开始努力,以后也会有很多选择。

有个网友还现身说法,说她有类似的经历,从小不会学习,但很乐观、相信自己,放弃常规学习后,就去学设计了。现在做平面设计师,虽然没有大富大贵,但也活得很自由。

她还开玩笑鼓励女孩:大胆去闯,可以犹豫,可以后悔,但永远别忘记起步,实在找不到方向,还可以问问DeepSeek给算个方向。

其实仔细想想,幸福是个很主观的东西,说心态决定命运,也挺有道理的。

即使是名校毕业,成绩优异的孩子,如果心态不好,想什么都很悲观、消沉,那么以后遇到困境不顺,一样也会走不出来。

尤其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孩子们一生要面对无数的坎坷、挑战和竞争,比起争第一,那些心态好、积极乐观的孩子,反而更能走得更远、更好。

01

对一件事的“解释风格”

是孩子乐观与否的关键

很多父母或许会觉得,性格乐观还是悲观,是受基因影响的,有孩子天生就高敏,凡事喜欢想东想西,容易有悲观倾向。

不过乐观和悲观,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赛利格曼,在《教出乐观的孩子》里面就说:

这只是一种对原因的习惯性看法,称为个人特有的“解释风格”。

在他看来,当孩子解释“为何一件事会发现在自己身上”时,有三个重要的维度需要考虑“”永久性、普遍性和个人化”。

永久性,就是事情的起因是否会始终存在;

普遍性,是起因影响许多情况;

个人化,是起因就是我,而不是其他人或其他情况。

当这三个条件具备,就会形成“消极的解释风格”,时间久了,就会变得悲观。

就像前面帖子的女孩,她在看待自己的经历时,就是很典型“消极的解释风格”。

她觉得,学文学理是更改不了的(永久性),这件事引起了她以后学业生活的不顺(普遍性),起因是我的上进、堕落、太糟糕了(内在化)。

长期这么想问题,这个孩子就会变得特别悲观。

这种“解释风格”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特别大。

比如,某次数学没考好,孩子情绪很沮丧。

父母开导说:好好检查是不是哪个知识点疏忽了?没关系,下次好好复习准备,坚持努力就会考好。

孩子就会觉得:啊,不是我智商的问题(暂时性),我只是一次考试失利(特定性),这次没发挥好,下次努力就会进步(外在化)。

那如果我们指责他:你太笨了(永久性),看看别人怎么不这么马虎,就你考这么点分数(普遍性),你心就不在学习(内在化),我对你太失望了。

当大人都把孩子定义成“就这样了、智商不行、永远不会顺利”……那么孩子自然也会越来越往这个方向想,越来越悲观。

那还有种情况,不是针对一件事的消极解释风格,而是父母不断传递负面、悲观的情绪,从而间接导致了孩子性格的走向。

比如,最常见的,家长负能量满满,常把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对未来的焦虑,时不时灌输给孩子。

像什么“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考不上大学,你这辈子就完了”,或者说“我这么累都是为了你,你还不好好学习”。

还有父母喜欢打击、责骂孩子,跟别人家孩子比较,时间长了,他们就会觉得“我这么差,改变不了,那我索性也不努力了”。

就像马丁赛利格曼说的:

“孩子就像海绵,他们不但吸收你所讲的话,也吸收你讲话的方式。所以帮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你自己先获得拒绝悲观的技能。”

02

乐观和欢笑

才是生活的解药

其实,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发现,心理健康阳光,对生活永葆积极热情,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财富。

《资治通鉴》中说道“悲观之人,从结果否定过程;乐观之人,从过程改变结果。”

记得,网上有个挺有意思的讨论“原来性格明媚开朗的人内心是这样的……”

有很多乐观开朗的人,分享自己“解释”事情积极的角度和好心态:

“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我会安慰是老天爷给设的坎和难题,他老人家的磨难KPI,用最小程度挡了大灾,迈过去就好了。”

“刚洗干净的碗打碎会说:碎碎平安,赶走厄运!上班追不上公交会想:顺便买个早饭吃吃。”

“早上健身发现电动车后轮爆胎,因为被同学捎着一起去,感觉今天超幸运。”

正所谓“心态决定命运”,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不仅心情瞬间会大不同,就连人生每一次的境遇,都会从不好变成好。

我还特别想分享一件事儿,网红张踩玲参加综艺,她回忆有段时间和老公杰米分隔异国带娃,当时杰米正好失业了。

那会儿,别人的孩子都是父母开车送上学,可杰米给女儿买了一个滑板车,早上骑着去上学。

张踩玲当时第一感觉,特别心疼孩子,觉得孩子可怜,妈妈不在身边,还整天看其他同学都是汽车接送。

可杰米不这么认为,他很肯定的说,女儿是全校最开心的。

因为每次女儿上学都会到处打招呼,因为同学们是坐普通汽车来,而只有她是爸爸抱着,一脚一脚瞪过来,她非常开心,也特别骄傲自豪。

这件事,让张踩玲意识到,原来很多事情都没什么大不了,眼下此刻你觉得很满足,享受当下的这份幸福,就很好。

就像她的老公一样,主动去挖掘生活中细碎的美好,并且鼓励孩子也一起体验和感受,这样很多无谓的焦虑和烦恼,就都会烟消云散了。

这大抵就应了那句,我们决定不了,手里握了什么样的牌,但能决定怎样去解释这张牌,以及怎样打好这张牌。

特别是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下,我们父母其实更难判断,孩子应该走哪条路,适合哪种选择。但至少有点很肯定,那就是“乐观和欢笑,就是生活的解药。”

无论未来怎么变,怎么发展,孩子有个乐观积极,随机应变的好心态,那么,前方的路,就会一直有希望,条条大路就都会通向理想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