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邹宸
随着4月的到来,春意愈发浓郁,各种树的枝头也逐渐热闹起来。
清亮的鸟鸣在有人眼里是春天的交响乐,而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却成了甜蜜的烦恼。
据《新周刊》等报道,这段时间在深圳,有一种鸟因“鸟噪扰民”被屡次投诉到官方,称它“一大清早就开始啼鸣,叫得人都快神经衰弱”。
这种鸟叫噪鹃,鸟如其名,它的叫声极具辨识性和穿透力,能让不少人的生物钟被“暴力校准”,被深圳人戏称为“最应季的特产”,更有网友称它为“暗夜红眼升key鸟”。
噪鹃 刀哥/摄 (图源丽水大自然公号)
那么,浙江的春天里,是否也有这样的“鸟类闹钟”?
“噪鹃在浙江也有分布,只是不会像深圳那边这么常见,因为那边纬度更低气候更暖一些,总体上它在浙江形成不了‘杀伤力’。”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生物多样性监测所正高级工程师刘宝权告诉记者。
这种隶属于杜鹃科、通体乌黑红眼的鸟类,以“叫声凄厉如冤魂”著称,“3月开始它就进入繁殖期,噪鹃的叫声是难听,但那是它作为鸟类正常的一种生活习性。 ”
浙江省野鸟会理事东斯也向记者表示,据他平时观鸟的经验来看,杭州市区包括景区的噪鹃都比较少,偶尔在西溪湿地等远离市中心的地方有拍到过。
没有噪鹃的“魔音缠绕”,浙江人的春天因为鸟儿也是闹忙的。
两位专家分别向记者介绍了几位“老面孔”:
其中一个是乌鸫,它可谓是杭州“早高峰”的首席歌手。
“乌鸫在浙江有广泛分布,尤其在杭州特别常见,以小区周边为主,是一种留鸟,它们四五点天刚蒙蒙亮就开始‘歌唱’,4月开始正值它们的繁殖期。”刘宝权介绍。
乌鸫 郎泽东/摄
这种通体漆黑、黄嘴黄圈的鸟,鸣叫声多变且音量惊人,能模仿手机铃声、汽车警报甚至其他鸟类的叫声。
东斯评价它的叫声总体上还是比较好听的,“市民也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不至于到令人厌烦的程度。”
白头鹎 郎泽东/摄
另外还有像白头鹎、鹊鸲,也是叫声多样且富有特点,整体清脆悦耳婉转,要说它们扰民也有点冤枉。
“如果非要说可能会对部分市民造成困扰的,那应该是普通夜鹰,它一般在夜里叫,像机关枪一样哒哒哒哒,急促且富有节奏感,有些人可能受不了。”东斯表示。
“和人一样,鸟也有社交属性和繁育属性,它也要求偶、竞争。”刘宝权解释,春夏季节是鸟类的繁殖季,雄鸟通过鸣叫吸引配偶、警告竞争者,清晨和黄昏光线较暗时,鸣叫比飞行更节省能量,于是这就成了它们的啼鸣“黄金时段”。
刘宝权说,对于鸟类要多多包容,是环境和人们保护意识的提升让它们得以在我们身边安逸栖息:“换个角度想,这何不是一种缘分?就好像邻里倡导和谐一样,鸟类是我们在大自然里最亲近的邻居之一。如果实在觉得烦恼,可以试试佩戴耳塞等方式降低干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