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3岁宝宝反复腹痛,以为是吃坏肚子,结果竟然是……
更新于:2025-04-04 12:21:59

“孩子一直喊肚子痛,挂了水也没有好转,到底是怎么了?”在绍兴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门诊,一位宝妈焦急地询问医生,迫切地想知道孩子到底生了什么病。

原来,3岁的宝宝小宏(化名)已经腹痛、呕吐7天,起初以为是吃坏肚子了,在就近医院输液护胃3天后,腹痛还是不见好,于是妈妈带他来到市妇保院就诊,希望进行全面评估与诊治。

儿内科施明智主诊医师接诊后,通过详细的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考虑到孩子腹痛症状明显,但不拒按,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考虑“IgA血管炎”疾病可能性,建议行电子胃镜检查术进一步确诊。

医生的初步诊断虽然只是给出了一个近似答案,但对小宏妈妈来说就像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原本焦虑的情绪被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逐渐抚平。

为了尽快确诊,防止病情反复,殷国锋副主诊医师立即联系儿童内镜中心做好相关准备,在无痛麻醉下开展电子胃镜检查术。术中提示“胃幽门部可见糜烂、出血斑,十二指肠降部可见溃疡”,明确了“IgA血管炎”的诊断。经过针对性治疗,孩子的腹痛得到完全控制,小宏一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然而,事情还没有结束。该疾病除腹痛、呕吐的症状外,后续可能会出现皮疹、关节痛等表现,施医生特别叮嘱小宏妈妈,出院后一定要时刻观察,定期复诊。

“施医生,宝宝腿上长出了大块的紫红色皮疹。要是没有您的提醒,我估计要吓死了!”小宏妈妈带着孩子复诊时,已不像前次那么焦虑。经过医生评估与调整用药,病情得到控制,后续随访中了解到小宏已经完全恢复。

科普链接:

什么是IgA血管炎?

IgA血管炎(简称IgAV),曾用名: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发生的血管炎,其中4-6岁发病率最高,男孩多于女孩,与多种其他形式的系统性血管炎不同,绝大多数IgAV病例都为自限性。

发病原因未明确,约一半的IgAV病例发生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特别是由链球菌引发的感染。其他感染性病原体、疫苗接种和昆虫叮咬也可能触发IgAV。同时相关药物、食物等也可能有关。

血管炎怎么会出现腹痛症状?

IgAV相关的胃肠道疼痛是由黏膜下出血和水肿引起。内镜检查可见紫癜性病变,通常位于十二指肠降部、胃和结肠。小宏就属于此种情况。

除了胃肠道症状,患者还可能出现可触性紫癜、关节炎/关节痛、腹痛、肾脏病,需尽早诊治,警惕肾脏损害,前期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甚至管型尿,部分可发生肾衰竭。

医生提醒,儿童腹痛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家长们切莫大意。如果发现孩子说“肚子疼”,请及时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查看有无其他症状,若腹痛一直无法缓解或比较严重,请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越牛新闻综合)

【来源:绍兴网_新闻】

今晚,调油价!
今晚,调油价!
2025-04-03 20:42:27
突发!6.6级地震
突发!6.6级地震
2025-04-04 08: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