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娱乐圈只会撒糖炒CP?人家这回是直接端上了“家庭实用手册”。最近在综艺《妻子的浪漫旅行2025》里,几位明星老公的一段闲聊,活脱脱变成了一场“老公干家务的那些事儿”现场交流会。节目组大概没想到,安排男嘉宾坐车的这段时间,居然成了整期节目信息量最大的环节。
你以为他们在车上是聊浪漫?其实是一群男人轮番“自爆”自己在家里是怎么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这车要不是开在意大利,差点以为他们是在本地婚姻咨询中心开小组讨论会。
李承铉这回是第一个“出招”的。他直接放话,说戚薇生活方面简直“啥也不会”。别人一听还以为是在开玩笑,结果他说得煞有其事,说戚薇恋爱时就告诉他,自己灰尘过敏,不能做家务。他本来还以为是她撒娇找借口,心想小姑娘爱干净但不愿动手,情有可原,就一口答应了:“好,我来,我都来。”
这事儿过了好几年,直到婚检那天,真相才浮出水面。医生在讲解过敏原报告时说,戚薇确实对灰尘过敏,严重程度不建议碰家务。这一说,李承铉懵了,心里那个“小人书”立马开演:“该不会是她提前跟医生打过招呼吧?”虽然嘴上怀疑着,脸上却藏不住宠溺。讲真,这段故事说出来,听众都乐了,这夫妻互动也是一种另类撒糖。
另一边,韩庚的故事更接地气。他说自己也是家务组的“熟面孔”,每次干活的时候,老婆卢靖姗就在旁边疯狂输出“彩虹屁”:“老公你好厉害呀,这个都能装进去!”“哇,你连碗都洗得这么干净!”开始韩庚还挺享受,干得也越来越起劲,后来才慢慢明白,这是一种“套路营销”。只要你干活,她就夸你。夸得你晕晕乎乎,心甘情愿地接下后续所有任务。
韩庚说得轻松,但一听就是个被套路惯了的男人。那种“你是最棒的宝贝老公”听多了,他现在只要听见老婆夸,就知道:“哎,这活估计又是我包了。”不过,看他边说边笑的样子,心里一点都不委屈。
这也不是卢靖姗首创的战术。早年龚琳娜对前夫老锣也是同一个操作。只要老锣一烧饭一洗碗,她就在旁边花式点赞:“这菜香得跟饭店一个味!”“你切菜的姿势简直像艺术家!”老锣一听就飘了,干得那叫一个起劲。结果厨房的地盘,慢慢就被他占下了。
节目播出后,不少观众感慨:原来夸奖不仅能哄孩子,还能调动丈夫的劳动积极性。只不过这套“鼓励式家务管理法”有一个前提:你得有个愿意被夸的老公。
戚薇那边的操作就更高端了。毕竟不是谁都能正大光明地不干家务,还让老公甘之如饴。有人说她是“装病”,也有人觉得她只是懂得如何在婚姻中用最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愿意。关键是李承铉听了之后没翻脸,反而觉得这也是一种“软性的表达”,爱都爱了,家务这点事儿又算什么?
这场综艺里,男人们自带“八点档”戏码,女人们则是现实版“婚姻智慧手册”。看着明星夫妻的相处模式,观众笑着笑着也开始琢磨:是不是该学点什么?
别以为这种“家务之道”只是明星的专利,其实很多普通家庭也早就摸出了门道。有的太太在厨房门口设“夸奖区”,一边喊老公烧菜一边猛夸他厨艺有进步;有的干脆把家务写成“任务卡”,完成一项奖励一次外卖小确幸;还有更讲究的,专门给老公买“帅气围裙”,搞点仪式感,让他觉得这是在做艺术,而不是刷碗。
当然,所有的花招都绕不过一个核心:要干得心甘情愿。用情绪价值拉动行动力,说得好听点叫“智慧生活”,说得接地气点,就是“哄着干,干得顺”。
李承铉那段关于婚检的“怀疑”虽然半真半假,但正是这种带着调侃又不乏真情的表达方式,让观众更能感受到这对夫妻之间的默契。不是靠权力去指挥,而是靠默契去合作。家务这事说白了不是谁该干、谁不该干的问题,而是你愿不愿意为了这个家做点什么。
而韩庚和卢靖姗那对,则是典型的“情绪驱动型”夫妻。老婆只要说两句好听的,老公立马起劲三倍。说穿了,就是一种“低成本高回报”的策略,夸几句比争几句省事多了。
当然,这种方式也不是万能的。有观众留言说:“我老公越夸越不干,觉得已经干得够好了。”也有的说:“我都快夸成演说家了,结果他就洗了一个碗。”所以每个家庭都得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套”。
也许有人会说,这些明星家的事,离我们生活太远了。但换个角度看,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有时候就藏在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里。谁说非得轰轰烈烈才叫感情深?有人为你刷一次碗,有人愿意为了你多煮一顿饭,这就是实打实的爱。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提醒我们,爱不是光说“我愿意”,而是落在生活的每个角落里。你洗碗我扫地,你煮饭我收拾,一边分担,一边陪伴。有人撒娇,有人承担,看似平常的互动,其实是默契和包容的积累。
如今节目还在继续,夫妻们的旅程也还没完。看他们怎么一路互怼又一路牵手,观众倒是乐得其所,也许还能顺便学两招回家试试。反正嘛,家务这事,谁干不是干,关键是怎么干得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