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雷军发声,创业15年,继续努力。过去的一周,如果用 “Are you ok?”这样的句式来询问雷军,雷军的答案可能是:难熬。
3月29日晚,小米SU7汽车在安徽高速发生事故致3人死亡,目前,事故具体原因尚在警方调查中。事故发生后,雷军个人微博超过24小时的沉默状态,引发了部分网友的愤怒情绪,雷军本人也被推至舆论风暴中心。
“霸总雷军”的光环,只是在短短几天内崩塌。。。
曾经在微博上频频晒出自己的商业成就、慈善行动,甚至与粉丝互动的“亲民形象”,一时间被无数批评和责难所取代。
事发后,每天至少发布两条微博的雷军缄默多时,催他回应的声音跟他「保持定力」的表现,合力召唤出了「雷军的沉默震耳欲聋」的评价。
从“小米战士”的宣传片到“科技领袖”的崇高地位,雷军的社交媒体世界一直是阳光灿烂,但这一切却因一起意外车祸瞬间倾覆!
4月1日22时19分,雷军终于打破沉默出来做了回应,称「不会回避」,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观感跟遇难者家属一句「虚伪」的点评,让雷军的回应激起了褒贬不一的反响。
这是小米汽车发布一年后,首度出现的重大交通安全事故。此时,正是雷军本人和小米汽车春风得意之际。
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发布当晚,发布会现场聚集了半个车圈的CEO。除了“蔚小理”的创始人李斌、何小鹏、李想外,长城汽车老板魏建军、北京汽车集团新任董事长张建勇、宝马前设计师等知名车圈人士均出现在发布会现场,给雷军捧场。
小米SU7凭借强大市场吸引力成为行业爆款。雷军曾透露,该车早期订单中三成来自盲订用户,未试驾便下单的“米粉”众多。截至2024年底,SU7累计锁单超24.8万台、交付13.5万台。
小米汽车爆单背后,是消费者对小米与雷军的信任。从“为汽车而战”到“请来半个车圈CEO”的发布会,雷军堪称小米汽车最大招牌。
彼时的雷军,一定也没想到,隔天,他的世界就不OK了。
4月2日,小米报收44.55港元/股,较2025年3月19日的历史最高价59.45港元/股已跌去25.06%。按最新市值,小米集团总市值在两天内缩水超1200亿港元。
舆论的反转之快,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小米,这个曾经带领着“米粉”梦想前行的品牌,能否从这场舆论灾难中恢复过来?
“曾经以为奋斗了30多年,余生应该一片坦途,谁又料到转眼间又面临重大危机。我愿意押上一生所有的声誉和成就,为小米汽车而战!”
2018年,刘强东经历过漂亮国xq事件后,头条一直就停留在6年前。
要知道,之前的刘强东也是头条活跃分子,每天动不动就发头条,一言不合就发视频。
自从漂亮国事件后,再也看不到那个曾经活跃在社交媒体的刘强东了。
如今的雷军经历了这次小米SU7事件后,也开始沉默了。雷军微博在4月1日发声回应事故后,就小米成立15周年发了一条微博,似乎也没有以往那样热烈的气氛。
可以说,这次的小米SU7事件完全不亚于当年的刘强东漂亮国事件。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4月4日透露了雷总近况。
那么雷军会从互联网上就此消失吗?小米的营销模式未来会发生变化吗?
事实上,小米无非是在经历华为和特斯拉曾经经历过的。
2018年,特斯拉CEO马斯克因“大麻日推特”被SEC起诉,遭罚2000万,特斯拉股价暴跌。此前十年,他历经量产难题、高管内斗、资金链断裂,甚至睡在工厂监工。公众对企业的态度,常随其命运起伏,掌声与倒彩相伴。
但历史总在循环往复。特斯拉上海工厂投产后,马斯克重回首富宝座。
如今流量似乎也在反噬雷军本人。
如今马斯克已褪去"钢铁侠"光环,人们开始理性看待他的火星计划与桃色新闻。这对雷军未尝不是启示。前提是,先熬过这段至暗时刻。
你可以暂时不被理解,但必须持续创造价值。在消费者心中,产品力才是永恒的王牌,CEO人设不过是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