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鹏城,福田区笔架山公园蝉雀径,当摄影师“燕子”按动快门拍下树枝摇曳间的一抹柠檬黄色倩影,深圳的观鸟圈沸腾了:自2005年在中国广州有观测记录以来,时隔20年,一只琉球姬鹟首次造访深圳,并刷新了这座滨海之城记录到的野生鸟类名录。
4月7日出现在宝安区西乡中学的琉球姬鹟。(金莹 摄)
据网友“观鸟的周哲”介绍,4月3日中午,鸟友“燕子”将拍摄到的照片发群确认后,迅速引爆观鸟圈。背着“长枪短炮”的追鸟人从四面八方涌向笔架山,想一睹风采。他们苦守至暮色降临,这位神秘的访客终于再现芳踪:它在枝头站立了一会儿,与竹节虫大战300回合后饱餐一顿,又飞到小溪里扑棱着洗了个澡……经比对细节,专业人士确认这是深圳首次观测记录到琉球姬鹟,也为深圳鸟类记录新添一笔。
“整整20年,深圳真的有琉球姬鹟了!”在“鸟友圈”里,观鸟爱好者们难掩喜悦。据百度百科介绍,琉球姬鹟(学名:Ficedula owstoni)为鹟科姬鹟属动物,体长12-13厘米,体重11-13克。雄鸟上体大部分黑色或橄榄黄绿色,下背和腰黄色,具长而显著的黄色眉纹。颏、喉、胸和上腹亮黄色,其余下腹淡绿色。胸侧为黑色,两翅及尾羽亦呈黑色,内侧中覆羽和大覆羽白色,大黑翅上形成一大块白斑,极为醒目。主要分布于琉球群岛南部的林地,常单独或成对活动,以昆虫为食。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被评为“无危”,在中国作为“三有”保护动物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目前,琉球姬鹟在中国多为迁徙过境个体,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2005年广州中山大学康乐园,此后香港、上海、厦门等地偶有记录。巧合的是,此番早于深圳一日,琉球姬鹟再次惊艳亮相康乐园。
“琉球姬鹟是那么机灵活泼,在密林间来回穿梭。它每每出现,都会引发‘两脚兽’一阵小小的雀跃声。透过仪器,它上体均匀的橄榄绿、喉间的柠檬黄,及下腹的颜色分界都能清楚地观察到。小鸟或许知道十几米开外有一堆围观者,觅食的方向朝着林密的地方钻去,最终消失在暮色中。” 网友“阿魁今日观鸟了吗”说,“琉球姬鹟,谢谢你路过深圳,欢迎下次再来!同时也呼吁大家文明观鸟拍鸟,抵制诱拍、投喂,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迁飞通道,它们才会念念不忘这处鸟类友好的迁徙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