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压玩具竟诱导孩子玩针?监管部门发风险警示
更新于:2025-04-08 20:41:21

严远

解压玩具竟诱导孩子玩针

监管部门发风险警示

孩子应避免接触的针具,却以解压玩具的形式渗透进家庭和学校,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昨天公布“挤痘痘解压玩具”风险监测结果,96%的样品含有功能性锐利尖端,但未设警示说明;44%的样品塑料袋或塑料薄膜不符合标准要求,可能产生窒息危害。

近期,“挤痘痘解压玩具”在网上热销。这种产品主要为塑胶材质,制成小动物、水果、糕点等式样,诱导消费者用带有金属针头的注射器向玩具内注入空气或水,使其鼓起泡泡,再将泡泡挤破,还原挤痘痘的过程,号称如此能解压。

记者从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这类产品主要通过网络渠道销售,有消费者反映在使用中发生了扎手受伤事件。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从抖音、拼多多、淘宝、天猫、京东5个电商平台上采集了27批次样品,价格从3元至25元不等。经检测,26批次产品有注射器及针头,属于含有功能性锐利尖端,但未设警示说明。

我国国家标准《玩具安全 第2部分:机械与物理性能》明确,供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玩具不应有可触及的功能性锐利尖端;供3岁及以上但不足8岁儿童使用的玩具因功能(如玩具缝纫机的针)必不可少时,允许存在功能性锐利尖端,但应设警示说明,且不应存在其他非功能性锐利尖端。

另经检测,有12批次产品的塑料薄膜或塑料袋不符合标准要求,袋的平均厚度和最薄厚度均小于规定值,且正反面未打孔,不符合标准要求。过薄的玩具包装塑料薄膜或塑料袋容易吸附在口鼻处,可能使儿童窒息。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出产品风险警示,建议消费者不要给孩子购买使用含有注射器针头的玩具。这种产品含有功能性锐利尖端,即使设有警示语,在儿童玩耍时仍可能刺伤人。同时,注意产品中不起眼的塑料薄膜或塑料袋,及时丢弃或保管,不要让儿童单独接触或使用。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陈玺撼)

书架上的小东西
书架上的小东西
2025-03-26 13:45:56
书架上的小东西
书架上的小东西
2025-03-26 13:50:38
大西洋上的生死之交
大西洋上的生死之交
2025-03-26 13:51:04
洋槐花开
洋槐花开
2025-03-26 13:52:44
洋槐花开
洋槐花开
2025-03-26 13:52:56
茶园里,樱花更烂漫
茶园里,樱花更烂漫
2025-03-26 13: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