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诫:一旦患上肝硬化,身体通常会显出这几种表现,千万注意
更新于:2025-04-09 00:56:22

肝硬化在早期常常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直到病情严重,才开始感到不对劲。

那时,身体常常会显示出一些明显的信号,提醒你这并不是普通的小病,如果不及时重视,后果可能就非常严重。那么,肝硬化到底会给身体带来哪些警告信号呢?

肝脏为我们体内极为重要的代谢器官,肩负着解毒、蛋白质合成、糖原储存等职能。

一旦肝脏受损,特别是到了肝硬化的阶段,身体就会出现各种不容忽视的症状,许多人以为这些症状与其他小病无关,结果延误了治疗。

疲乏无力,仿佛永远都休息不够

我记得有一个患者,刚开始只是觉得自己有点累,每天晚上按时休息,却总觉得第二天醒来像没睡一样,体力不支,最初他以为是工作压力大,休息不好,结果随着时间推移,疲劳感越来越严重。

直到他开始出现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才来到我这里就诊,经过检查,他的肝功能指标已经出现明显异常,最终被诊断为肝硬化。

事实上,肝硬化导致肝脏功能受损,无法有效代谢废物和生成足够的能量,造成身体的能量供应不足,直接表现为极度的疲劳和无力感。

这个症状在早期时可能非常隐匿,很多人容易忽略,甚至把它当作普通的工作疲劳来处理,你可能会觉得“只是累了一点”,但这可能正是肝脏出了问题的早期信号。

皮肤变黄,甚至眼睛也发黄

肝脏的主要职能之一为分解体内胆红素,如果胆红素太多了,没地方去,就会在身体里堆积起来,这样一来,皮肤、眼睛就开始发黄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黄疸。

记得有一个患者,最初只是觉得小便偏黄,但他并没有太在意,直到有一天家人发现他的眼睛白眼球变黄了,皮肤也开始有了明显的发黄迹象,那时候,他才开始担心,来到医院检查,结果他被诊断为肝硬化晚期。

黄疸是肝硬化的一个常见且典型的表现,尤其是在肝脏的解毒功能减弱时,胆红素无法正常代谢,最终通过皮肤和眼球表现出来。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皮肤或者眼睛有发黄的情况,一定不要忽视,这可能是肝脏出问题的明显信号。

腹部肿胀,甚至出现“水肚子”

再比如我曾经接诊的一个病人,他有一天突然感觉腹部越来越胀,尤其是饭后,腹部明显变大。

最开始他只是觉得是消化不良,想着调整一下饮食,没想到症状越来越严重,甚至开始出现肚皮紧绷的感觉,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他已经出现了肝硬化引起的腹水。

腹水的产生是因为肝硬化导致了肝脏血液回流受阻,肝脏无法正常清除体内的液体,从而导致腹腔内液体积聚。

患者的肚皮会明显胀大,走路时感觉腹部沉重,甚至平躺时肚子也会因为液体积聚变得非常坚硬,这时候,肝硬化的诊断往往已经不容忽视。

食欲下降,甚至伴随恶心呕吐

肝硬化患者的食欲往往会大幅下降,这不仅仅是因为肝脏的代谢功能受损,导致食欲减少,更因为体内的毒素积累,刺激胃肠道,甚至会引起恶心、呕吐等不适。

有个患者,最初只是偶尔感觉到食欲不振,并且伴随有持续的恶心,曾经以为是胃病,结果检查后发现肝脏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

肝硬化后,肝脏的解毒能力减弱,毒素无法及时排除,反而积聚在体内,导致恶心、食欲不振等症状。

很多患者由于食欲不振,体重迅速下降,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进食,这也进一步加重了身体的虚弱状态。

容易出现出血,尤其是牙龈出血

在肝硬化的早期,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凝血功能已经开始出现问题。

一个曾经的患者,突然间牙龈出现了频繁的出血,甚至轻轻刷牙就出血,他最初没有太在意,但随着出血越来越频繁,他开始感到害怕。最终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肝功能已经处于非常严重的水平,属于肝硬化晚期。

肝硬化导致肝脏无法合成足够的凝血因子,使得血液无法正常凝固,这样一来,患者就会容易发生出血现象,尤其是牙龈、鼻子等部位。

稍微碰一下,血液就可能流出,严重时甚至出现内出血的情况,出血症状常常被忽视,但它往往是肝脏问题严重的一个信号。

肝掌和蜘蛛痣

还有一些较为特殊的症状,比如肝掌和蜘蛛痣,这些都与肝脏的功能紊乱有关系。

有一位患者,她的手掌出现了明显的红色斑点,尤其是在掌心部分,看起来像是掌心被“烧红”了一样,经过进一步检查,发现她的肝功能已经有了明显的衰退。

类似的情况还有蜘蛛痣,这种皮肤上的血管扩张症状,往往出现在胸部、背部等地方,看起来像一只只“蜘蛛”。

这些症状的出现,实际上是肝硬化导致了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特别是雌激素水平升高所导致的血管扩张。虽然这些症状看似不太严重,但它们是肝硬化进展的重要信号,如果出现类似症状,一定要尽快检查肝功能。

肝硬化早期症状往往不甚明显,不少患者会因此忽略这些信号,直至病情加重才追悔莫及。

无论是疲劳感、皮肤发黄、腹部胀大,还是出现出血倾向,这些看似不相关的表现,其实都可能是肝硬化的早期预警,及时发现,早期治疗,能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所以,如果你发现身体有这些不适,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尽早去医院检查,避免肝硬化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此事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贾杰,吴彪.肝硬化的发病机制及诊断[J].肝博士,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