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秘诀:长期静养与每日锻炼,哪个更能延长寿命?调查25241名长者揭晓真相
更新于:2025-04-09 08:58:41

刘先生今年迎来了他七十岁的生日,平日里,他总是在小区的绿化带与邻里们一同做晨练,享受着宁静的早晨。

近日,他不断听闻人们讨论关于老年人面临的两个关键年龄关口,据说一旦跨越了这两个年龄段便能步入长寿之列。然而,关于这两个特定年龄的说法却众说纷纭,有提及73/84岁的,也有说是66/77岁,究竟哪种说法才正确呢?

一、“人老两个坎,熬过就长寿”,两坎是指哪两年?

根据《自然医学》期刊发表的研究,科学家们分析了4263人的血浆样本,检测了3000种不同蛋白质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蛋白质水平并非平稳变化,而是在34岁、60岁和78岁左右出现明显的拐点。这意味着,人们会在这三个时期显著感受到衰老的影响,而60岁和78岁被视为老年人的两个关键年龄节点。

北京老年医院中医科前主任刘德泉指出,60岁通常标志着更年期的结束以及退休生活的开始,这时身体会有明显的衰老迹象。此时,应着重关注消化、免疫和循环系统的功能。同时,此阶段的老人也可能经历心理上的巨大落差,更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年心理分会秘书长杨萍指出,78岁之后,人体的多个系统如神经、泌尿、呼吸以及认知和心理功能将进入加速衰退的阶段。老年人可能会感到记忆力下降,反应变慢;老年男性可能面临前列腺增生及相关症状,女性则可能出现尿失禁等问题。

二、长期静养与天天锻炼,哪种方式更能助人长寿?

一项由悉尼大学、牛津大学及伦敦大学共同进行并发表于《自然·医学》期刊的研究显示,每天进行3到4分钟的剧烈运动能显著延长寿命,并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降低48%至49%。

该研究对英国生物样本库中25241名平均年龄为61.8岁的参与者进行了调查,这些参与者在研究开始前均无运动习惯。通过腕式追踪器监测他们的活动情况,研究人员分析了短暂剧烈间歇运动与各种原因、心血管疾病及癌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在为期平均6.9年的跟踪期间,共有852例死亡案例。对比发现,与不进行剧烈运动的参与者相比,每日进行适量运动的人在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死亡率方面都呈现出近线性剂量反应关系。仅需每天完成3至4次短暂的剧烈运动,便可使全因死亡风险和癌症死亡风险降低40%,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更是降低了49%。这一发现对于平时缺乏运动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但需注意,这仅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其因果关系尚不明确,主要作为参考。

需要提醒的是,适度运动才能带来健康益处,过量运动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梅奥诊所学报》上的一项研究表明,运动与健康之间存在一种特定的U型关系。每周锻炼2.6至4.5小时的人群死亡风险最低;而每周锻炼超过10小时的人群,相较于每周锻炼2.6至4.5小时的人群,不仅死亡风险升高,幸福感也有所下降。因此,每天运动30分钟是最佳选择,超过这个临界点继续增加运动量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

三、除了运动外,日常生活中还应做好以下三点以助抗衰老和延年益寿:

1.保持乐观的心态

据《衰老》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负面情绪可加速衰老过程,相当于生理年龄增加了近20个月。

2.坚持摄取抗氧化食物

虽然人体自有一套抗氧化系统,但我们仍可通过饮食摄入更多抗氧化物质,如花青素和番茄红素。这些物质在蓝莓、桑葚、紫薯和番茄等食物中含量丰富。

3.保证充足的睡眠

睡眠对身体的自我修复至关重要。建议每晚在22至23点入睡,确保每晚有7至9小时的睡眠时间。

虽然衰老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我们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延缓其进程。以上提到的内容你都掌握了吗?

本文内容为虚构故事,如与现实雷同,纯属巧合。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

注:文中所涉及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