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动物园”
更新于:2025-04-09 09:09:18

秦始皇陵中,竟然还有个“动物园”,很多动物极有可能已经绝迹了

陆续发现的其它动物,也让秦始皇陵多了一些生活气息。根据统计,珍禽异兽坑曾发现过土鹿和麂子这些食草类动物,还有其它一些杂食性动物。水禽坑中则发现了青铜制成的鹤6件、天鹅20件,以及20件雁类飞禽。另外,在上焦村的秦墓中发现了蚌贝饰件;在陵园北的一些陪葬墓中发现了珍珠;在陵园外城北侧的一号大型陪葬坑中发现了鱼鳖的残骨。

此外,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羊、鸡的残骨。据研究,秦代时期人们至少已经利用了12种动物。在这些出土的“动物”中,鱼、羊和鸡已经成为了饮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鹿和麂在现代是为保护类动物,不过,在古时则是狩猎的目标。至于鹤和鹅,则是以青铜器的形式出现的,可见在当时是比较罕见的珍稀动物。而蚌贝在历史中,一直就有装饰的记载。

秦始皇陵中发现的“动物”远非我们知道的这些,还有很多动物的骨骼等待确认:一方面原因是残缺厉害,难以辨认;另一方面原因是,毕竟时隔2000多年,有些物种若是没有大面积的驯化培育,极有可能在战乱或天灾中绝迹。

总之,如此大规模的动物出土,以及7号坑所展示的人驯动物的场景,都再次表明人和自然界其它物种的共处。当时的人类不但已经从动物驯化中获取食用资源,而且还能从狩猎中获得某种征服的胜利感。更何况,在古时动物还有一项重要“用途”,那就是作为:祭祀品。

这些出土动物的多样性,虽然表明了人和动物一直都存在着某种“不可割舍”的关系,不过,随着对自然界的更多认识,对生物的保护应该放于一个更重要的位置。只有友善对待、合理利用,人和自然界的其它物种才会和谐长久共存。

春天“丰”景
春天“丰”景
2025-04-11 10:0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