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山水行
更新于:2025-04-09 17:50:23

本文转自:泰州日报

恩施大峡谷

恩施山水行

□王思本

人如潮汐,尽显人间的繁华与喧嚣,正所谓“一城阅千年,一日穿千载”。恩施地处鄂西南山区,战国时属楚,秦朝时归黔中郡,汉时由南郡武陵管辖。之后各朝属地不同,变迁较多。

夜幕下的女儿城,如歌如梦,显得格外妖娆,古色古香的建筑、形式多样的吊脚楼、五颜六色的荧光灯,古今交融,令人如痴如醉。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土家女儿的服饰元素、特色与内涵的升华令无数游客信步遐想,流连忘返。

漫步女儿城,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时光,女儿城绝对是镶嵌在鄂西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次日,我们一行人去往“世界第一大峡谷”恩施大峡谷。恩施大峡谷,是国家5A级景区。据导游介绍,恩施大峡谷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双排名世界第一。恩施大峡谷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构成了世界地质的奇观,是一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并以其雄奇险峻而闻名。

景区包括七星寨、云龙奇景、天坑、地缝、绝壁、峰丛、岩柱群、溶洞、暗河等。我们从9:10开始翻山越岭,摆渡乘舟,坐缆车换行在崎岖的山路上,一会儿爬梯,一会儿陡下,人手一根拐杖。走绝壁栈道,赏一线蓝天,敬一炷仰香,有缘于母子情深,行走在天然的绝壁画廊上。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串联着大地与绿水间的雄浑灵动,植入了游人大脑中的幻觉想象,你想什么看什么,好像就是什么。

大约在下午4时,几乎每个人的大腿根和小腿肚都疼得不能碰了,个个都像瘫倒在地的残兵败将。我们一路下坡,走着俗称“上山容易下山难”的湿滑青石阶梯,弯曲坎坷,远看像是悬在空中的瀑布,艰难而小心翼翼地走着。当我们乘上下山必经的九段扶梯后,信心大增地返回到了停车场。

第三天由于太累,本想休整一下的,可由于时间较紧,经团队导游协商后,攻略了一个几乎不运动的乘龙舟游清江的活动。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清江游轮码头,位于恩施市三岔河镇浑水河村。起始点均在北岸。江边、白露、渔歌、水上行舟、一叶逍遥。游船的设计比较人性化,可坐着、躺着,还有大小的包房,可打牌、可娱乐。游船的起点在汾水河,终点在巴东县:水布垭,全程87公里,往返行程5个小时,清江龙船游,沿途风景如画。景点有:红花峡、千瀑峡、蝴蝶峡、清江石林、旗峰山、笑面睡佛等。

清江古称“夷水”,长年奔腾咆哮,飞珠溅玉,潜伏地心,激荡明崖,是土家族人心中的母亲河。

按照行程规划,晚饭后,我们乘车来到了恩施文化中心广场,观看了大型灯光秀和每晚必演的迎宾表演。

20时进入了恩施大剧院,观看了类似于“千古情”的大型人、景、物、灯光及智能为一体的大型表演节目“西兰卡普”,节目讲述的是孙女的爷爷奶奶凄惨的爱情故事。爷爷是清江上的一名纤夫,奶奶是住在清江边的一位纺纱高手,他们相识在女儿会上,相爱于对唱的情歌中。爷爷在一次大风大浪中失踪,奶奶为追寻爷爷的足迹踏遍千山万水,翻遍崇山峻岭,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和爷爷结成了患难伴侣。原来奶奶的不离不弃和追寻感动了上苍,让爷爷被一个居住在江边的好心人收救,使得有情人终成眷属。情节感人,意义崇高,震撼人心。

一天一景点。休整了一整天,又游玩了土家族的土皇帝驻地:“土司城”。恩施土司城是一座按100:1的原貌规模建造的。土司城,又名“墨冲楼”。位于恩施市的西北部,是全国唯一的一座规模最大,设施传承最完整,建筑风格最宏伟,吊脚格式最独特,景观配套最靓丽的土家族土司文化标志性建筑工程。土司城占地面积300余亩,是国家4A级景区,由门楼、风雨桥、廪君祠、土家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听涛楼组成。

恩施土司城不仅展示了土家族的历史文化,还反映了古代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土司制度起源于元代,结束于清雍正十三年,历经了元明清三朝,前后共有450余年。土司制度是受朝廷册封、纳贡称臣,但享有高度自治的地方管理制度。

在恩施游玩了五天,留下了不少念想,带走了很多快乐。

恩施的山水,恩施的文化,就像一首无声的诗,一幅流动的画,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中。此次的恩施之行不仅是视觉与心灵的冲击,更是一次大自然与历史文化的亲密对话,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我找到了那份久违的宁静与美好,也收获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界的敬畏。带着对恩施的丽山妙水和土家族特有的风土人情之厚爱,恋恋不舍地回到了江苏,期待有机会再去恩施!

多彩活动点亮假期
多彩活动点亮假期
2025-04-06 07:55:31
千年石窟做“针灸”
千年石窟做“针灸”
2025-04-06 11: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