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开发游戏的实战心得,长期更新!
更新于:2025-04-11 10:07:13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奇个旦于04月10日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目前正在一个人做游戏,业余时间断断续续做了快1年,记录一些自己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痛点,包括程序,游戏设计,美术,声音,发行等方面,长期更新

一.程序部分:

1.技术选型:

1)引擎部分用的是Unity,主要自己比较熟悉,开发流程相对完善,但目前官方骚操作接连不断,下一款大概率咬咬牙上Godot,另外大家不要觉得学习引擎是一条道走到黑的,当你熟练使用一个引擎,大概了解引擎的基本原理后,你会发现大同小异,转其他引擎是很快的。

2)是否用框架,框架其实就是把开发中比较通用的功能实现做一个封装整合,比如配置,事件,网络,UI,音频,对象池,资源管理,热更新这些,都封装起来,方便你调用,这个一开始做Demo体会不到,觉得又大又臭,各种过度封装,但当项目功能逐渐复杂,发现自己已经在写一个框架...跟人家主流开源框架比简直不堪入目,不过好处是自己造一遍轮子就能理解人家的良苦用心了,下一款也准备用现成的。

3)网络部分,我的游戏是房间类的联机游戏,综合考虑成本和开发效率打算用Steam的P2P网络,如果游戏玩的人多再考虑专用服务器,网络框架用的Mirror,久经数十年考验的老牌网络框架。

2.技术债务:项目在纯Demo阶段是比较爽的,但转换成正式项目的这个过程比较痛苦,项目会逐步复杂,功能多起来,各种插件缝合起来,兼容性问题,扩展性问题,优化问题,会错综复杂的缠绕在一起,只能一块一块重构,不然没法继续下去。

3.拥抱AI,ChatGPT到4的时候已经很好用了,大幅加快了开发效率,但要认清目前AI能力的边界,你不可能整个项目丢给它,要把需求不断拆分细化,达到具体函数的颗粒度,描述好函数功能,输入的参数,需要的结果,大部分都可以帮你快速搞定,当然也会有胡说八道的情况,但越来越少了,最近已经不续费ChatGPT plus了,用DeepSeek基本够了。

4.单机游戏不需要热更,你上传完整包steam会帮你做增量更新,这比开发手游爽太多啦,目前资源加载用的YooAsset替代自带的AA,用着还行。

游戏设计思考

1.一个人做游戏首先认清自身的能力边界,从简单类型切入,围绕一个核心玩法扩展,避免第一款游戏花太久,如果你轻车熟路了,那你可以憋个大的。

2.吹神的一句话对我很受用,“独游开发者不要把自己看作是专业人士,我们没法像大厂那样制作出精雕细琢的,尽可能多受众的游戏,那种游戏会试图磨掉所有棱角,这种方式可能会磨灭作品的个性”,可以试图将自己的某些弱项转化为特有风格,敢下险棋。

3.(待续)

美术部分

1.目前做的是3D卡通风格的,不是美术出身,大多数素材只能买,依靠自己孱弱的审美缝合各路素材,目前也会用一些工具制作一部份资产,比如用MagicaVoxel搓一些体素模型来充充数。部分UI会用Aseprite来搓,一般刚缝起来自我感觉良好,过两天看看别人的再看自己的就觉得丑,但能看出自己丑也是一大进步啊~

2.Steam上的美术上架素材也都是自己做的,目前效果不太好,点击量很低,等游戏完成度高一些再重做。

3.美术目前没在用AI,3D生成的话风格和规格没办法和我现有的统一,2D生成目前没需求,感觉2D进步很大,以后会考虑使用。

4.理性使用像素字体,除非你的美术风格本身就像素。

音频部分:

1.音效,目前找了大量音效资源,主要是UI和动作音效,基本可用。

2.音乐,从humble慈善包里买了一些凑合用,后期还是要找人做的。

3.音频中间件,目前音效内容比较简单,暂不需要。

发行部分:

1.要不要成立公司,我目前没有成立公司,用个人身份和个人银行卡也可以注册Steam并且收钱,税就按正常个税算,个人每年换汇限额5w刀,感觉个人目前足够了,等你规模起来也可以改成公司身份。

2.要不要找发行,发行最重要的功能是两个,一是宣发,他们手里的渠道会有一定的宣发资源,比如官方账号,找各种KOL帮你推,还有线下的展会等,二是有些可以给你预付金(一般人家觉得你游戏质量很牛,但要给人家分更多),可以帮你兜底开发成本,其他的发行顾问和本地化等等的功能就不那么重要了,目前联系我的有两家,规模和知名度都不大,我就打算自己发了,主要也是首款游戏,想自己完整流程完全自主,把发行流程的坑都蹚一遍,搞清楚自己发行过程中最需要的,下一次找发行合作也好谈,第二个不找发行的点是近期有一个发行不是刷好评被封了吗,殃及好多合作的开发商,包括张亮002,这个有点吓人。

3.自己发行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如何推广,Steam本身有一个比较公平的流量推送机制,在这之前唯一能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游戏有尽可能多的愿望单,这会影响发售初期的流量,如何在毫无渠道资源并且一毛不拔的情况下宣传自己的的游戏,积累愿望单,是一个严峻的问题,我目前就是在各个平台开账号,平时发一些开发日志,水一水视频,各个平台半年积累1000 粉丝左右,这是比较差的成绩了,愿望单转化率更是少得可怜,个人分析主要还是游戏题材不那么吸引人,游戏完成度也比较低,但至少完成从0到1的过程,还是收获不少经验的。

4.上Steam不需要考虑版号,个人也没资质申请,只要内容别触碰国内法律红线就可以上 steam 国区,软著没要求,但申请起来也没成本,可以顺手申请,也许以后用得上,目前一分钱不用花,大概1-2个月申请下来。

杂七杂八:

1.去年出现了焦虑症,伴随躯体化症状,吃了一段时间药,现在好很多了,也在调节心态,不抱太高预期,能做完上架,自己觉得好玩就行。

2.因为兼职开发时间比较紧张,所以玩游戏的时间会减少,但还是会停下开发挤出时间去玩其他游戏,通关了或者玩腻了再回来继续开发,多玩其他游戏会有很多收获,可以学习,比如玩法上,交互上等。

3.容易失忆,面对自己几周或者更久以前写的代码有些陌生,注释还是要好好写啊...

4.(待续)

目前已经放出Steam商店页面,小伙伴们求个愿望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