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的人生设计课》是由两名苹果公司的设计高手跨界创立的斯坦福大学课程,他们将产品设计思维运用到人生规划当中,也是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该课程认为:我们要规划好自己未来的人生,首先应该想清楚自己当下在哪里?课程通过自我描述和记录,厘清自己的工作观和人生观,通过记录两周的“美好时光日记”,对生活中的事件中蕴藏的心流体验、 能量去处等指标进行挖掘和分类,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最终梳理得出与真实的自我高度相吻合的几个阶段人生计划。
一、知道自己身处何处
发现问题 + 解决问题 = 完美的人生规划
你首先要认清自己,主要从四个维度:1. 健康:对你而言身体健康意味着什么,有哪些最主要的指标。2. 工作:靠什么样的职业来维持自己的生活。3. 娱乐:在什么事情中你可以获得快乐。4. 爱情:对你而言,到底爱情意味着什么。如果你不知道你在什么位置,你就不可能知道往哪里走。在生活中,你可以设计一个工作、娱乐、爱情和健康的仪表盘,对不同时期的你标注出来,明白自己当前最缺的到底是什么。最后,认真分析在这四个维度中,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解决的?如果你觉得这个问题是不可以解决的,那么就换一个思考的角度,直到找到一个正确的解決方式。二、找到自己的方向
人生指南针 —— 工作和生活的意义
你为什么工作?为了什么而工作?工作意味着什么?这个工作与个体、他人和社会有什么关系?什么是好的工作、 值得做的工作的标准? 金钱对工作有什么影响?经历、成长和成就感对工作有什么影问?为什么你在这里?生命的意义或者目标是什么?个人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适应家庭、国家和其他世界?什么是善,什么是悉?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在判断前进道路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关注四个指标:1. 心流:完全投入你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产生心流,扑捉自己的心流时刻。2. 精力:你的精力在什么地方花费最大,做什么事情最耗费你的精力。3. 快乐:做什么能让白己感到快乐,能够让你更为准确地选择自己的职业。4. 目的:你来到这个世界上要完成什么。三、规划人生版本
在设计你的人生路径时,不要指望一开始就设计一条唯一的道路。相反,你至少要设计三条道路:
道路1:你所做的事情。就是你正在做的,或者你已经有所想法的事情。道路2:假如道路1无法实现,那么你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路3:如果金钱和个人形象对你来说不重要,那么你会选择做什么事情。按照这三个方面,设计自己未来五年的计划,明确每年要做的事情,画出自己想象的样子的画像。不管是设计一个产品或者完成一项工作,很少有一次性成功的情况,人生也是一样。因此,在决定自己干什么工作之前,我们可以先去“尝试”一下,在能够控制影响的范围之内,尝试去做这件事情,从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四、对失败免疫,尝试调整
规划中存在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情,谁都有做出错误的时候。人本来就是在试错的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
人生的过程不是一个一次性的成败问题,而是有输有赢,是一个不断盾环和发展的过程。不要以静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人生,而人生往往是不同的。快速尝试,不断调整。通常目标设定告诉我们要完成一件事,就要拆解成小目标,一点一点靠近去做1次完整的快速尝试,低成本试错。在尝试之后,如果遭遇失败,也不用气馁,秉持着终身成长的思维,我们的能力是不断提升而非固定的,而我们改变人生的最好时刻就是当下。只有从现在抓住分秒,一步一步去不断试错、 反思、 调整,才能发现我们的渴望,和实现渴望的通道。比尔•博内特和戴夫•伊万斯在《斯坦福的人生设计课》书中写道:“你活着绝不是为了一天把8个小时浪费在你憎恨的工作上,你不能虛度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