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的香港,电影圈正如一锅热腾腾的煲汤,香气四溢却也暗流涌动。那会儿,李连杰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提起“黄飞鸿”,谁不竖个大拇指?可就在这风光背后,他和老东家嘉禾电影公司却因为片酬的事儿闹得不太愉快。钱这东西,有时候真像个调皮的孩子,抓不住还老惹麻烦。就在这节骨眼上,香港一位颇有分量的人物杨登魁站了出来,拍拍李连杰的肩膀,帮他成立了正东电影公司。这一步迈得可不小,就像从一条小巷子猛地拐进了大马路,李连杰的电影路也跟着豁然开朗。他摩拳擦掌,准备拍一部转型大作——《方世玉》。
《方世玉》这部戏,剧本可是个硬骨头。找谁来写?刘镇伟,圈里出了名的快手编剧。那时候他正忙着拍《东成西就》,片场跑得脚不沾地。可一听说李连杰的新片,他愣是挤出五天时间,闭门造车,把剧本给整出来了。听说他交稿后累得倒头睡了两天,这劲头真有点“拼命三郎”的味道。李连杰拿到剧本,眼睛一亮,觉得这故事有戏!方世玉这角色,带着几分市井痞气,又不失少年英雄的豪迈,简直像从老街巷里蹦出来的活生生的人。
导演这边,元奎挑了大梁。这位可是七小福出身,拍动作戏有种独门绝技,喜欢把暴力拍得像跳舞,美得让人挪不开眼。他在《方世玉》里玩了不少新花样。比如那场方世玉和九门提督用布匹、竹竿打斗的戏,简直像在空中跳起了芭蕾舞,观众看得心都提到嗓子眼。还有刑场大战,烧断的绳子一寸寸缩短,时间像在跟人赛跑,紧张得手心冒汗。元奎还打破了老套路,兵器不用非得耍得花里胡哨。方世玉抄起板凳就砸,苗翠花拿把雨伞当武器,这接地气的打法,活脱脱就是街头巷尾的真把式,看着就带劲。
苗翠花这个角色,找了萧芳芳来演。那年她46岁,右耳已经听不见,左耳也不大灵光。可她愣是没用替身,硬生生把戏拍完了。片场里,她拿着雨伞左挡右刺,动作干净利落,哪看得出半点身体不便?后来,2009年,萧芳芳凭着《方世玉》等作品拿了香港金像奖终身成就奖。想想她拍戏时的那股倔劲,真像老巷子里那棵不倒的梧桐树,风吹雨打照样枝繁叶茂。
再说雷婷婷这个角色,非李嘉欣莫属。她那会儿顶着“最美港姐”的名号,出道一年就拿了四项选美冠军,香港选美史上都没人能跟她比。片子里,她演雷老虎的女儿,气质优雅又带点娇蛮,跟方世玉的互动让人看得心里直痒痒。有一场吻戏,本来是剧本里的重头戏,可李连杰偏偏放不开,拍了几十条都没过。导演元奎一看这架势,干脆把吻戏改成了吻脸颊,总算过了关。这段戏后来成了经典,含蓄得像老式港片里的一杯清茶,喝下去满嘴余香。
李嘉欣私底下跟李连杰处得也不错。她后来回忆说,刚开始合作时,大家还有点生疏,可拍着拍着就熟了,经常凑一块儿聊两句。李连杰这人,平时话不多,尤其在女演员面前,多少有点腼腆。有人说他这是因为女友利智在身边,管得严。可李嘉欣倒觉得他挺好玩,话虽少,却总能冷不丁冒出句让人会心一笑的俏皮话。片场里,两人对戏时眼神一碰,火花四溅,观众看着都觉得甜。
拍《方世玉》的时候,香港电影正值黄金年代。武打片多得像夜市摊上的小吃,个个香气扑鼻。《方世玉》能杀出重围,不光靠李连杰的名气,更靠整个团队的真功夫。元奎的动作设计,刘镇伟的剧本,赵文卓的初生牛犊不怕虎,萧芳芳的豁出去,李嘉欣的惊艳亮相,每一个环节都像拼图,缺一块都不行。这部戏拍完,票房哗哗地涨,观众出了影院还意犹未尽,街头巷尾都在聊方世玉的板凳和苗翠花的雨伞。
《方世玉》拍完后,立马成了街谈巷议的话题。有人爱看方世玉的痞气,有人迷雷婷婷的笑,还有人被苗翠花的雨伞给震住了。这部戏,不光是李连杰的转型之作,也是香港武打片的一个小高峰。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当年李连杰没迈出这一步,今天的武打片会是啥样?或者,如果赵文卓没被同学拉去试镜,九门提督又会是谁来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