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开捷途旅行者两个月,竟发现这3大惊喜!你知道吗?
更新于:2025-04-11 18:46:23

我那哥们儿从小就有个“开硬派越野车,走最野的路,看最远的景”的梦想。两个月前,他终于圆梦,把那辆他念叨了好几个月的捷途旅行者领回了家。这事在朋友圈儿里小有轰动——毕竟现在能为爱车掏钱的,不只是钱包鼓,心里也得真的喜欢。

咱先说说这车长啥样。他一眼相中,就是因为这车够“方正”,够“爷们”。你要是路上看到一辆顶着圆灯、挂着大嘴格栅、四四方方像块砖头一样稳的SUV八面威风地开过来,十有八九就是它。每次他把车往咖啡馆门口一停,那是妥妥的视觉主角。有人走过来问:“这车国产的吗?哪买的?”问得多了,他干脆在副驾备了几张说明书,省得一次次重复介绍。

但买这车不是为了“凹造型”,关键还是要能跑能装。那车身尺寸,4785毫米的车长、2006毫米的宽、1880毫米的高,还有2800毫米的轴距,听着挺抽象,实际感受就是坐进去不挤,躺进去不憋。前排开车的,腿能伸,头也够高;后排坐仨壮汉不打架;后备箱一打开,感觉像后面拖着个小仓库,能装下一堆帐篷烧烤架睡袋水桶电磁炉——要不是没带锅灶,那次郊游都能现场做个“农家乐”。

关键是装得多还跑得快。他买的是2.0TD穿越版,搭的是鲲鹏动力发动机,说白了就是排量够,动力强。最大功率187千瓦,峰值扭矩390牛米,再搭配个8AT变速箱,换挡那叫一个顺溜。在城市里起步干脆、超车不拖泥带水;上了高速,后段加速也不含糊,一脚油门下去,整辆车就像脱缰的野马,干脆利落。别说他满意了,我坐副驾都觉得刺激得很。

真正的考验,还得看它上没上过“野”。我哥们最得意的一次,就是几台车结伴跑山,结果山路太折腾,坑洼石子一堆,旁边几辆“样子货”SUV都栽了,偏偏就他那辆旅行者像头野牛一样一路顶着过了。那段路,接近角28度、离去角29度、离地间隙200毫米,旅行者咬着牙啃完了全程。它的XWD智能四驱系统不光名字唬人,还真能识别路况自动分配动力。爬坡、过坑、涉水,一通操作猛如虎。那次回来,其他人都说:“你这车真硬。”

说到底,车不光得能跑,还得让人坐着舒服。这也是他一直夸个不停的地方。捷途旅行者内饰有点“讲究”——座椅皮是PU云肤革,还用了蚕丝、大豆啥的蛋白处理剂,说是更环保,反正坐着不闷、也没那股子新车刺鼻味。座椅能加热、通风、还有按摩功能,长途开车的时候真的像躺着走。尤其冬天一屁股坐进去,座椅还热着,幸福感直接拉满。

说起智能配置,他也有话说。那块15.6英寸的大屏反应快得像手机,搭载的是8155芯片。操作界面流畅不说,车机功能也是一应俱全,CarPlay、Hicar统统支持,语音控制识别准确,想开导航或者听首歌,说句话就行,不用低头点点戳戳,开车安全不少。智能驾驶辅助也不少,比如ACC巡航、自动紧急制动、车道偏离预警这些,都是长途自驾游的好帮手。你想想,一路从城里开到山里,车还能自己稳稳地跟车走,不用一直紧张兮兮踩油门刹车,简直太省心。

说实话,买车这事儿,表面上看是种消费,其实多少也掺着点生活的选择。哥们平时爱带着家人朋友出去溜达,有时候就干脆露营过夜。车后排能四六分放倒,拉平了能搭个两米长的床垫,铺上睡袋、关上门,外面虫鸣鸟叫,车里就像个移动的小木屋。有时候夜里下点雨,听着雨声睡在车里,哥们感叹那叫一个“踏实”。

两个月下来,他还没碰上什么问题,油耗控制也在预期内,城市综合百公里十出头,对于一辆这么大的SUV来说,算不错了。配置、舒适度、安全感、空间表现,他都给打了个“优秀”。

不过哥们也不是盲目吹车的主儿。他也提了点建议,比如四驱系统要是能再多加几个手动切换的模式就更好了,或者未来能支持OTA升级来解锁更多玩法——毕竟现在连冰箱电视都能升级,车也不能落后。

最近国内车市热得很,特别是自主品牌的越野SUV市场。很多厂商都在发力,从价格到配置,各种“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捷途旅行者杀出重围,靠的不只是“颜值在线”,而是实打实地把“硬派”两个字做实了。车不是买来光洗光拍照的,是得带人去山里林里河边露营探险的。能在这些地方“玩得转”,才能让人真心满意。

看他现在的状态,我也有点动心了。不是说要立马买车,而是被他那种“随时能出发”的劲儿感染了。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能有辆靠谱的车,带你逃离城市,哪怕是周末去郊区搭个帐篷,吹吹风,也是种解脱。

说到底,车只是工具,真正让人动心的,是它能帮你去到哪、带你看到什么。而这一点上,捷途旅行者确实没让哥们失望。也许下次我们再聊时,他已经带着这车开到了青海湖边,或者藏区某个被风吹拂的小村庄了。谁知道呢?

总之,现在的他,每次说起那辆捷途旅行者,眼神都跟带了光似的。而我,也在慢慢琢磨,是不是该找个机会,亲自体验一下这“硬派人生”到底有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