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北京,胡同里飘着豆汁儿的香气,街坊们三三两两聊着天,空气里透着一股子生活的烟火味。就在这样的场景里,鲍大志推着自行车,嘴里哼着小曲儿,往北京人艺的排练厅走去。谁能想到,这个普普通通的身影,演得了窝囊的小市民张大军,也能化身《狂飙》里让人恨得牙痒痒的赵立冬。他的故事,就像一出精彩的大戏,慢慢拉开了帷幕。
1977年,机会像不请自来的客人,敲开了他的门。导演王苹路过学校,恰好听到鲍大志那爽朗的笑声,觉得这小子有股子天然的戏感。几轮考核下来,鲍大志拿到了人生第一个角色——电影《我们是八路军》里的一个小兵。片场里,他跟着前辈们跑龙套,看着摄影机转动,灯光打在脸上,那一刻,他的心像是被点亮了。从此,表演成了他甩不掉的念想。1981年,他咬着牙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的业余表演班,四个月的课程虽然短,却让他像海绵吸水一样,攒下不少表演的真功夫。后来,他又考进北京人艺的演员训练班,和宋丹丹、梁冠华这些日后的“大腕儿”成了同学。1984年,他从训练班毕业,凭着扎实的功底,正式成了北京人艺的一员。
加入人艺后,鲍大志一头扎进了话剧的海洋。那会儿的话剧舞台,可不像现在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布景,全靠演员的真本事。鲍大志演过《家》里的书生,演过《流浪艺人》里的落魄汉子,还在《野人》里吼得满台生风。1984年,他接到了蓝天野导演的《吴王金戈越王剑》,饰演文种。排练时,他揣摩人物的每一个眼神、每一次停顿,生怕辜负了角色的分量。2021年,这部戏重新排练,他又站上了熟悉的舞台。那年1月,他在网上晒了排练的照片,笑得像个孩子,还配了张和蓝天野的合影。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他最后一次演这部戏。
整整十年,鲍大志都泡在话剧舞台上,磨得一身好戏。直到1994年,他才迎来了第一个重要的影视角色——《三国演义》里的中年汉献帝。片场里,他穿着龙袍,端坐在大殿上,面对一众老戏骨,愣是没露怯。那股子帝王的无奈和隐忍,他演得让人心里一揪。虽说这角色没让他一夜成名,但圈里人开始记住这个踏实的小伙子。四年后,他又接到了《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剧里的张大军,市侩、胆小、有点窝囊废,偏偏还带着点让人怜惜的可爱。鲍大志把这个角色演活了,活得像胡同口儿那个总被媳妇儿唠叨的邻家大哥。导演沈好放后来回忆,选角时一堆人抢着演张大军,可他一眼就相中了鲍大志,说:“这角色,非他不可。”有意思的是,剧里张大军的媳妇儿由岳秀清扮演,而岳秀清的丈夫吴刚,多年后在《狂飙》里和鲍大志又“杠”上了。戏外的老观众们还打趣:“吴刚咬着赵立冬不放,八成是为了报当年张大军‘抢媳妇儿’的仇!”
说到鲍大志的经典角色,少不了《地下交通站》里的孙掌柜。这部剧用诙谐的笔触,讲抗战时期老百姓和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故事,豆瓣评分高达9.4。孙掌柜这人,贪小便宜,爱算计,可对鬼子又恨得咬牙切齿。小节上他有点滑头,但大义面前从不含糊。鲍大志演的时候,把孙掌柜那股子精明劲儿拿捏得恰到好处。有一场戏,他一边跟鬼子周旋,一边偷摸给地下党递消息,眼神里的狡黠和紧张,简直让人拍案叫绝。直到现在,剧迷们聚一块儿聊起这部戏,还总能提起鲍大志那几句让人捧腹的台词。你说,这得是多大的本事,才能让一个角色过了十几年还让人忘不了?
如今,鲍大志已经年过六旬,头发白了一半,可精神头儿一点不减。2025年初,他参演的两部电影接连上映,票房口碑都不错。他还常在网上晒晒日常,分享拍戏的幕后故事,笑起来还是当年的爽朗模样。从话剧舞台到影视荧幕,他演过帝王,演过小市民,也演过让人咬牙切齿的反派。每一个角色,他都像在雕琢一块玉,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你问他成功的秘诀?他兴许会挠挠头,笑着说:“没啥秘诀,就是踏踏实实演好每场戏。”
鲍大志的故事,还在继续。2025年,他又接了几部新戏,排练厅里依然能听到他洪亮的嗓音。他用半辈子的坚持,告诉我们,演员这行当,靠的不是运气,而是真心和本事。你有没有想过,一个角色能让人记住多久?鲍大志的表演,或许已经给出了答案。他的下一场戏,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咱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