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不仅能够作为主食,还能变身为美味佳肴。它营养价值高,价格实惠,是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其钾元素含量与香蕉相媲美,维生素C的含量也足以与番茄一较高下。
此外,它还富含国人普遍缺乏的维生素B1和B2。
然而,网络上也有声音指出,频繁食用土豆可能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例如,有人认为由于土豆含有较多淀粉,会在体内转化为葡萄糖,进而导致体重增加,并可能成为高血脂的“催化剂”。但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呢?
实际上,土豆中的淀粉含量仅在10%到20%之间,相较于小麦面粉,土豆的能量值只有其一半左右。因此,适量摄入并不容易引起肥胖。
另外,土豆内的土豆分离蛋白是一种高品质的植物性蛋白质补充剂。据《英国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不论体重如何,动物蛋白的摄入与高胆固醇水平有关,而植物蛋白则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水平。
因此,可以说土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改善高血脂状况,适合高血脂患者适量食用。
那么,除了有助于降低血脂外,经常食用土豆还会带来哪些益处呢?
1
长期食用土豆身体可能收获以下好处:
1.辅助降低高血压:土豆中丰富的钾元素能促进体内钠的排出,调节酸碱平衡,有助于降低血压。同时,其中的纤维素具有类似降压药的效果,有助于周围血管舒张,从而降低血压。
2.辅助调节血糖:自2015年起,我国农业部推广将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饮食习惯的面粉、馒头、面条和面包等主食产品。之所以推荐用土豆替代部分主食,是因为土豆中的抗性淀粉易于产生饱腹感且消化吸收较慢,非常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3.辅助抗衰老:土豆富含维生素、优质纤维素以及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和优质淀粉。特别是其维生素C含量几乎是苹果的10倍,达到3022mg/100g。作为一种强抗氧化剂,维生素C能有效中和自由基,有助于改善肌肤纹路,减少光老化中弹性蛋白的沉积,同时促进胶原合成,对抗衰老有益。
2
吃土豆的常见误区你是否有这些不良习惯?
然而,如果长期不当食用土豆,不但无益,反而可能伤害身体。以下是一些应避免的不良食用土豆习惯:
1.同时摄入大量主食易导致发胖:土豆的淀粉含量在蔬菜中位居前列,比南瓜高出近三倍,接近米饭的水平。因此,如果在食用土豆的同时,还大量摄入米饭等主食,容易导致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增加高血脂、脂肪肝、动脉硬化、肥胖等疾病的风险。
2.不适宜的搭配食用可能影响肠胃健康:
①土豆+柿子:柿子中的单宁酸容易与土豆中的淀粉酶抑制剂结合,形成难以消化的凝固物,可能引起胃肠不适、胀气、腹泻等症状,故不宜同食。
②土豆+石榴:土豆中的淀粉含量丰富,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而石榴会促进胃酸分泌。因此,两者同食可能导致胃部不适,如胀痛及反酸等现象。
3
这3种土豆最好少吃以免健康受损:
在选择和处理土豆时也需谨慎,以下类型的土豆建议减少摄入,以免影响健康:
1.发绿或发芽的土豆:储存不当的土豆可能会发芽或变绿,这时龙葵素的含量会显著上升。龙葵素是一种有毒物质,人体每公斤体重摄入2-5mg就可能导致中毒,初期可能出现口内刺痛或灼热感,随后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昏迷和抽搐,最终可能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由于龙葵素相对稳定,普通烹饪方法无法破坏它,因此遇到发绿或发芽的土豆最好不要食用。
【存储土豆的小技巧】
①存放于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②可与苹果或香蕉一起存放以抑制发芽。成熟的苹果或香蕉释放的乙烯能抑制土豆芽眼处的细胞产生生长素,有助于延长保存期。
2油炸土豆:土豆含有大量淀粉,高温油炸时易产生丙烯酰胺,这是一种被世界公认的潜在致癌物。此外,由于土豆易吸油,油炸土豆还可能导致油脂摄入过量,增加血脂、肥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小贴士】可以选择清炒或蒸煮的方式来烹饪土豆,这样既能保留更多营养,又相对更健康。
3翻新土豆:市场上有些商贩可能将已发芽的旧土豆经过处理后冒充新鲜土豆销售。这类土豆中可能残留有龙葵素,引发中毒风险;同时,其表皮可能经过焦亚硫酸钠处理,过量摄入该物质可能伤害肝脏甚至致癌。
【如何鉴别翻新土豆】
①观察芽孔:新鲜土豆的芽孔通常较浅且无明显芽体,而翻新土豆的芽孔较深,有些可见明显芽体。
②检查表皮:新土豆的皮薄而富有光泽,翻新土豆的皮则较厚且暗淡无光,手工难以搓掉。
③查看肉质:由于长时间储存,翻新土豆切开后颜色较暗淡,水分也相对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