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疆日报
告别“青春擂台”
新疆女孩迪娜备战全运拳风呼啸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董亮
3月28日8时50分,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照进宿舍,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迪娜·沙那提别克已洗漱完毕,穿上一身黑色短款训练服,前往训练馆开启新一天的晨练。
“晨练就是做做拉伸,唤醒一下肌肉。打打空击,加深肌肉记忆。别看只有半个小时,但对一整天的训练很有帮助。”19岁的迪娜来自昌吉市,进入新疆拳击队已有3年多,日复一日的训练流程已熟记于心。
晨练结束后用过早餐,迪娜来到队里的治疗室。“这两天已经好很多了。”她笑着对队医帕尔哈提说。
“来,再给你巩固一下。”帕尔哈提一边说着,一边拿来气压治疗仪,套在迪娜的小腿上为她进行康复按摩。
距离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拳击资格赛的时间越来越近,最近教练组为参赛队员逐渐加大训练量,以便到资格赛时将他们的身体状态调整至最佳。
“前两天训练时,因为上力量,右小腿后侧的肌肉轻微拉伤了。虽然是小伤,但是为了确保以最好的状态出战,还是来让队医帮忙看一下。”迪娜说,“运动员长期进行高负荷的训练,总会有关节、肌肉方面的小伤小病,我们都习以为常了。这次已连续治疗3天,周末就能完全康复。”
一个月前,迪娜过了自己的19岁生日。此前一直参加青年组比赛的她,从今年起就要开始参加成年组的比赛了。第一年打成年组比赛,就碰到全国运动会这样重量级的大赛,对她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说不紧张,那肯定是假话。我也有些期待,毕竟越是重要的比赛,锻炼的价值就越大。能够跟全国高水平的对手较量,无论最终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对我的成长肯定是有帮助的。”迪娜说。
11时30分,上午的训练正式开始。当天的内容以体能为主,负重力量、快速步法、战绳、空击等十余个动作,循环做2组。近2个小时的训练结束,队员们早已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经过不懈努力,迪娜的身体已经逐渐适应了这种高强度训练。
中午,食堂为运动员准备了丰盛的午餐。除了薄皮包子、小炒牛肉等营养丰富的主餐外,还有水果、酸奶等辅餐。尽管如此,迪娜还是想起了家里妈妈做的美食。
“确实有点想家。入队前,逢年过节都是在家里跟爸妈一起收拾房子,给妈妈打下手做糕点、美食。入队以后,大多数时间都是外出训练、比赛,已经很少有机会回家陪家人了。”她说,“作为一名专业运动员,想要争取更好的成绩就得牺牲一些个人生活。我也希望能成为家人的骄傲,将来带着一堆金牌回家。”
迪娜接触拳击是在昌吉市第二中学上学时。因为父母个子比较高,她与两位哥哥从小就高于同龄人。经常跟着哥哥们一起踢足球、打篮球,她渐渐地对体育产生了兴趣。
初一在参加学校的拳击社团课时,身体素质不错的她被昌吉市队的拳击教练看中。半年后随队来到乌鲁木齐市参加交流实战,又被教练吴国瑞看中,将她带到了乌鲁木齐市业余体校。两年后被体校教练推荐到新疆队参加选拔,再次被相中,最终留在了新疆拳击队。
自2021年11月加入新疆拳击队以来,迪娜先后斩获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拳击比赛、全国青年U18拳击锦标赛的女子66公斤级冠军。去年5月和11月她跟随国青队先后参赛亚洲青年拳击锦标赛和世界青年拳击锦标赛,分别收获了亚军和季军。
3个小时的午休后,新疆拳击女队与男子青年队继续进行下午的日常训练,以技战术空击、实战对练为主。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冬训期间,迪娜跟随新疆拳击队赴西班牙外训,收获颇丰。队里的古巴外教也为她量身定制了技战术打法,近段时间的技战术训练重点就是吸收巩固冬训成果。
结束了一天的训练,迪娜拿出日记本,写下了今天的训练心得:已经逐渐适应高强度训练,但第一次参加成人赛,体能测试还是一道坎。明天继续加油,顺利通过体测。4月20日,西安的全运会资格赛,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