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AI技术更好赋能音乐教育
更新于:2025-04-13 14:58:51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刘璟颉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互联网技术不断赋能音乐教育,为音乐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其局限性和角色定位的热烈讨论。因此,如何扬长避短、理性运用AI技术,让其更好地服务于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成为当前亟待探索的课题之一。

AI技术对音乐教学模式创新的赋能

AI技术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传统音乐教育长期受限于“师徒制”的模式,优质教育资源往往较为集中,而AI技术的介入则有利于打破这种结构性失衡。同时,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学生往往只能通过书本和音频了解音乐知识。AI技术融入音乐教育后,传统音乐教学中的诸多限制与规范正逐步被解构和超越,学生可获得个性十足又妙趣横生的学习体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为音乐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AI技术充实了音乐教学资源。借助AI技术,在线音乐数据库可实现智能检索与推荐,师生可便捷获取全球范围内的音乐作品、教程及历史资料等。此外,AI可模拟演奏演唱情境,将学生置于专业舞台或音乐厅之中,进而构建更加高效、创新、个性化的音乐教学新生态。

巧用AI技术,为音乐教学提供多维度保障

一方面,学校与教育部门应定期组织音乐教师参加AI技术培训,内容可包括AI在音乐教学中的基本应用、智能音乐软件的操作、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资源利用等。培训专家可通过讲座、研讨等方式,让教师亲身体验AI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音乐教育者自身也应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在教学中引进新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课堂添彩。另一方面,要优化教学资源管理,建立专门的音乐教育AI资源平台,筛选整合网络上利用AI技术辅助音乐教学的资源并细化分类,再依照课程标准、学生年龄以及音乐知识掌握程度做出标记,方便教师借鉴。教师应积极投身教学资源的制作,结合自身授课经验和学生特点打造适合本地学生、融合AI技术与人文教育特色的音乐教学内容,并在音乐课堂中混合运用AI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教师在解读音乐作品的情感时,需要梳理创作背景与作曲家的生平轨迹,播放不同风格的演奏版本让学生细细品味,引导学生感悟音乐情绪的脉络。

借助AI技术,将多元化教学模式融入音乐教学

AI技术融入音乐教学之后,教学模式发生了诸多改变,变得更为多元。教师凭借AI的交互功能,可以创造出互动性更强的音乐课堂。AI系统利用语音识别以及音频分析技术,随时捕捉学生演唱或者演奏时的情况,针对音准、节奏、音色等重要部分给予精确的评判,并且及时给出反馈意见。这样的互动教学法让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到很大提升,使他们得以持续提升自己,从而取得音乐技能上的进步。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被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可创建出沉浸式教学环境。依靠相关的软硬件,学生可进入虚拟的音乐会现场、历史上的音乐场景或者创作氛围,譬如赏析古典音乐时,VR技术能让学生仿佛置身音乐厅,近距离体会音符的律动;在接触民族音乐的时候,AR技术用三维动态表现乐器制造过程及演奏要点,这样的沉浸式教学模式一方面使得学生更靠近音乐文化核心,另一方面极大地充实了他们的学习经历。在线音乐社区与智能平台给合作式学习带来了广袤的舞台,不同区域的班级可经由网络来实施联合创作或者展开远程合唱合奏训练,即时互动的功能冲破了空间的束缚,使学生加强了团队协作意识和音乐表达能力,整个学习进程也富有流动性且难以预知,恰是这样大胆的试验,给予音乐课堂更多重的可能,令音乐教育越发鲜活又多元。

妙用AI技术,为音乐教学提供多层级辅助

巧妙运用AI技术,可以给音乐教学带来全方位的辅助支撑。教师可把AI当作教学的有力帮手,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数据加以分析,比如在线学习时间、答题正确率、对不同音乐作品的关注程度等,进而深入把握学生的兴趣特点、学习进程、能力层次以及个性化需求。依靠分析结果,视觉型学习者将会从智能教学平台获取更多的乐谱图片、音乐视频方面的资料;而想要提升演奏技巧的学生,则会得到精确传递的练习曲目和教学视频。在AI算法的强力支撑下,学生的音乐表现随时能够被分析,并且用最快的速度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在声乐教学时,AI能够捕捉到音高、节奏、音色等关键要素,并且给出改良方案;在乐器教学方面,AI关注的是演奏姿态、指法以及力度控制等细节之处,通过可视化的数据来表现学习进程,还会给出专业改进意见。音乐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利用AI技术规划出个性化的学习路线,尽力达成因材施教。在此期间,技术手段可做到即时反馈和指导。当学生完成一首曲子的演唱或者演奏之后,系统不但会给出综合评价,而且能够准确找出乐段中节奏不稳或者音准有偏差之类的问题,并提供详细的改进方向以及专门的训练方法。此外,AI还会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灵活调整后期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保证学习过程既高效又顺畅。

在AI技术强力推动下,音乐教育行业正打破传统模式局限,形成“人机共育”的新形式。未来的音乐教学场景中,AI会积极出现在个性化指导、创意激发以及精准测评等诸多方面,悄然影响学习者的发展路径,促使每个学生在AI助力的音乐世界里焕发出独特色彩,演奏出自己的美妙乐章,逐步发展成具备艺术涵养和革新意识的新时代音乐人才。

(作者单位:黄山学院;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重大教研项目: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背景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高校美育体系研究〈2022jyxm1474〉;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融媒体视域下口头非遗的传承与创意保护研究——以徽州采茶歌为例〈S202310375004〉;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人类学视域下徽州文会生成与传播机制研究〈sk2020A048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