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很多人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我都有手机了,为什么还要买一个音乐播放器?”
当然,如果只是随便听听,对音质要求不高,手机加上蓝牙耳机够了,主打一个便携东西少。
但如果对音质有点要求,那两者的差别可就大了。
音乐播放器我们就选择入门级的海贝 R1 迷笛版,使用 Cirrus Logic 的 CS43131,这是一款专业级低功耗音频解码芯片,支持高达32位/384kHz PCM 和 DSD256 的解码能力。它的信噪比高达 130dB,总谐波失真加噪声低至-115dB,动态范围表现优异。这种硬件设计专为高保真音频优化,能更完整地还原音频细节。
普通手机通常不公开具体DAC型号,但大多集成在 SoC 中(如苹果A18、华为麒麟、联发科天玑)。这些内置DAC的性能通常不如独立的专业芯片,信噪比和动态范围通常在 110-120dB 左右,适合日常使用但非Hi-Fi级别。
专业播放器通常配备独立的音频电路(如低噪声LDO电源、高精度晶振),减少信号干扰和抖动,提升输出音质的纯净度。
手机的音频电路需要与通信、屏幕等模块共存,容易受到电磁干扰,且电源管理更注重能效而非音质优化。
即使入门级的海贝R1播放器都支持 aptX 和 LDAC 高保真编码,手机则绝大多数只支持 SBC 或 AAC 。在收听 320K MP3 或 256K AAC 音乐时,由于码率较低,蓝牙5.1传输不会压缩音频数据。但如果听无损音乐,差别就大了。
专业音乐播放器我们还是使用海贝 R1 迷笛版,搭配自带的 Yves 有线耳机使用。
手机则使用 iPhone 搭配 AirPods。
海贝R1 MIDI版: 歌曲从轻柔到激昂的段落,音量变化更自然、更具张力;现场的氛围感更强,层次感更分明。
iPhone:高频更亮一些,但在高潮部分的冲击力有所减弱;在乐器较多的段落,声音会显得略微拥挤。
海贝R1:电吉他、鼓点和人声分离度不错,背景电子音效细腻,Chester 嗓音的撕裂感清晰;横向音场宽广,乐器分布有层次。
iPhone:乐器分离度稍逊,人声撕裂感被柔化,细节不够;音场偏窄,整体略扁平。
海贝R1:周深高音通透,弦乐背景细节丰富,空间感好,尾音延展自然。
iPhone:音色依然动听,但部分高频略显刺耳,背景弦乐稍模糊。
优点:以 iPhone 为例,苹果的 AAC 优化和 H2 芯片带来温暖、讨喜的音色,低频量感丰富,搭配空间音频有沉浸感。
缺点:解析力、音场和动态稍逊,音色修饰感强,细节略丢失。尤其是蓝牙耳机的声场偏窄的通病,AirPods 已经算是好一点的,其他耳机更为严重。
优点:以海贝 R1 迷笛版为例,仅仅一台入门级的产品,带来了更高的解析力、宽广的音场和精准的动态表现。低频控制力强,中频细节丰富,高频延展自然,音色中性,忠于原声。尤其在摇滚中表现出色,能挖掘压缩格式下的细节极限。
缺点:你得额外再带一台设备以及一条有线耳机。
所以,不同的实用场景,不同的需求,不同的选择,没有对错之分。
如果对音质有较高的要求,那么专业音频播放器一定会给你提供更好的听音体验。但如果只是日常使用,对音质要求不高,那么使用普通手机搭配合适的蓝牙耳机也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