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以后,每天睡多久最健康?揭秘8小时睡眠论的真相
更新于:2025-04-13 15:52:14

张大爷今年65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尽管他每晚都尽量早睡,却经常在凌晨三四点醒来,导致白天时常感到迷糊不清。

一天,当张大爷向好友李大爷抱怨睡眠不足的困扰时,李大爷却表示羡慕,甚至认为睡得越少可能越聪明,寿命也可能更长。

张大爷对这种观点持怀疑态度,但李大爷反驳称,很多成功人士的共同特点就是睡眠时间短,比如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听了这番话,张大爷似乎觉得这种说法也有些道理。

面对这场关于睡眠的争论,许多人或许都会好奇:究竟是少睡能长寿,还是多睡会短命?

一、长期缺乏睡眠,对身体的危害有多大?

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的睡眠时间往往会减少,有时每晚仅睡4到5个小时。社会上普遍有一种观念认为老年人睡眠少是正常的,甚至有说法声称“睡得少活得长,睡得多死得快”。然而,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

首先,确实有不少研究显示,过度睡眠确实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例如,英国基尔大学医学科技研究所联合多所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全球范围内超过300万名参与者的74项高质量睡眠与健康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平均每晚睡眠10小时的人与每晚睡眠8小时的人相比,早亡的风险增加了30%,其中死于中风的风险上升了56%,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49%。

但这并不意味着少睡就能延长寿命,因为同样有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带来多种健康风险。

1、缩短寿命

悉尼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质量差的无心血管病史的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分别减少了2.31年和1.8年。其中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与睡眠相关的呼吸障碍,这可能导致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分别减少6.73年和7.32年。

2、慢性病风险增加

伦敦大学学院发表的一项针对7000余名中老年人的研究显示,50岁时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的人,与每晚睡7小时的人相比,在接下来的25年内被诊断出患有慢性疾病的几率增加了20%,同时被诊断出患有两种以上慢性疾病的几率增加了40%。

3、负面情绪增多

《行为医学年鉴》上发表的研究指出,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紧张、孤独、沮丧等负面情绪,还可能出现背痛、肠胃不适和头晕等症状。随着睡眠不足的时间延长,这些负面情绪也会加剧。

4、加速衰老

一项针对33名女性在怀孕期间及产后一年的情况分析表明,产后6个月内每晚睡眠不足7小时的女性与每晚睡眠超过7小时的女性相比,生理年龄增加了3到7岁。这说明产后睡眠不足可能使女性的衰老过程提前了3到7年。

5、痴呆风险增加

巴黎大学的研究人员对8000多名中老年人进行了长达25年的追踪随访,结果发现五六十岁的人如果每晚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其患痴呆症的风险将增加30%。而那些每天晚上只睡5小时的人,与每晚睡7到8小时的人相比,患老年痴呆的风险翻倍。

二、8小时睡眠理论被挑战,理想的睡眠时长是多少?

众所周知,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这足以说明睡眠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每晚8小时的睡眠是最理想的。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挑战这一传统观点。

日本东京大学在JAMA子刊《网络开放》上发表了一项涉及32万余名亚洲成年人的大型队列研究,该研究进行了近14年的随访。结果表明,每晚睡眠7小时的人群全因死亡、心血管疾病死亡以及其他原因导致的死亡风险降至最低。

具体而言,与每晚睡眠7小时的人群相比,每晚睡眠8/9/10小时的人群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了9%、18%和43%。

与此相似,2022年4月,复旦大学冯建峰团队与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在《自然》子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支持了7小时为最佳睡眠时长的观点。

该研究分析了英国生物数据库中近50万人的数据,结果显示每晚睡眠7小时与认知功能和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积极的关联。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医学中心的主任医师郭兮恒指出,睡眠时长应根据个人需求而定,并非越多越好。不同年龄段有各自适宜的睡眠时间,例如学龄儿童和青少年需要9到10小时的睡眠,20到30岁的人群需要7到9小时,而30到50岁的人群则需要7到8小时。他建议晚上10到11点入睡对心血管健康最有益。

三、60岁以后,改善着眠应记住这4点

对于睡眠质量不佳的老年人来说,想要提升睡眠质量,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1、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

养成每天按时起床和上床睡觉的习惯,有助于稳定生物钟,使身体能在固定时间自然产生困意,从而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2、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睡前确保环境昏暗、安静,并调整好被子的厚度和枕头的高度,这些都有利于褪黑素的分泌和促进睡眠。

3、睡前避免饮水

由于老年人括约肌功能可能下降,夜间频繁起夜会影响睡眠。因此,应尽量避免睡前饮水,并可适当进行锻炼括约肌的运动。如果夜尿频繁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

4、睡前以静态活动为主

睡前应避免情绪激动,可以选择阅读、看报、听音乐或闭目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

总之,睡眠质量对健康至关重要。每个人对睡眠的需求不同,关键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睡眠模式。如果你能在醒来后感到精力充沛、充满活力,那么你的睡眠时间就是合适的。不必过分拘泥于具体的睡眠时长。本文提及的人名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