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涌 张潜 许少华
暮春时节,正午阳光灿烂。在山西省长子县慈林镇南张河村,一排排新装的屋顶光伏闪耀着光芒,汩汩清洁电流通过新建的“汇流网”升压后集中并入10千伏电网。
这是国网长治供电公司为解决农村分布式光伏发展速度快、并网压力大、群众和光伏企业需求急等难题,在长子县试点推行的“集中汇流、升压并网”新模式,也是该公司助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当好电力“先行官”的积极实践。
长治市农村地区屋顶资源丰富,随着光伏组件成本降低、光伏板容积率增大,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呈几何式增长。截至2024年底,长治市接入分布式光伏容量总计69万千瓦,其中2024年接入容量33.21万千瓦,同比增长139%,新增容量创历史新高。
分布式光伏容量的迅猛增加,给本就承载能力有限的农村低压电网带来新的并网压力。以南张河村为例,全村居民58户,供电台区容量200千伏安,若采用传统低压并网,整村最大并网容量只能达到160千瓦,仅仅相当于8户的屋顶光伏容量,距离全村接入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为支持新能源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百姓增收,去年以来,国网长子供电公司积极想办法,在广泛调研基础上,主动与全县光伏开发企业以及相关村委会对接,提出采取“集中汇流、升压并网”的新思路、新模式,即由光伏开发企业建设低压汇流网、升压变、并网线路及控制终端,统一将所发电力升压至10千伏后并入农村电网。
此举得到山西和铭创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铭公司”)、山西众磊工程建筑公司(以下简称“众磊公司”)等光伏开发单位的积极响应。和铭公司率先在南张河村开工建设,先行先试,一期建设规模17户320千瓦,安装升压变压器一台400千伏安,于1月7日顺利并网运行;二期正在建设中,预计实现整村屋顶全覆盖。届时,整村光伏建设规模将达到1.2兆瓦,即1200千瓦。
众磊公司目前正在石哲镇石家庄村建设,一期建设规模15户360千瓦,安装升压变压器一台400千伏安,预计4月上旬并网投运。二期有望再安装80余户,覆盖全村住户的一半以上。
对于新模式给光伏开发企业增加一定的投资成本,两个企业均给予充分理解。
和铭公司项目经理魏军说:“集中汇流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众磊公司副总经理傅路锋表示:“供电企业已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足够多的支持,咱不能光想着自己赚钱,要懂得共同分担责任。”
“从试点效果看,集中汇流模式不但很好地解决了分布式光伏接入受台区容量限制的问题,杜绝了新增光伏造成的台区反向重过载、过电压现象,而且扩大了分布式光伏开发规模,村级光伏开发由千瓦级升级为兆瓦级,同时还优化了分布式光伏并网方式,将整村光伏由多点并网转变为单点并网,便于统一管理及下一步参与市场化交易。”国网长子供电公司负责人王建军说。
受益最直接的当属试点村群众。南张河村委会主任王卫星说:“村民与光伏开发企业签订了25年屋顶租赁合同,除去当下每户可以拿到初装费10800元外,以后每年每户还能拿到2100多元的屋顶租赁收益。”
已经签完合同拿到初装费的石家庄村王女士算了一笔账:“我家只有两个人,如果这2000多元全部用于日常购买柴米油盐,是够用的。”
为确保这一模式得到广泛认可,长子县供电公司在试点村建设过程中全程参与指导和提供服务,从技术要求到施工工艺,从升压变选址到逆变器安装,都进行了专业的帮助。特别是为提升分布式光伏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南张河村分布式光伏集中汇流示范项目可观、可测、可调、可控功能,实现对光伏电站逆变器输出功率的刚性和柔性远程调节。
不久前,国家能源局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提出“鼓励非自然人户用分布式光伏以集中汇流方式接入电网”,这为推广分布式光伏“集中汇流”并网模式提供了有力依据。4月1日,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在长子召开分布式光伏集中汇流现场会,全面推广这一模式。相信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加持和相关部门的共同推动下,长子供电公司的试点经验一定能够在更大范围内开花结果。